1-0-2【阿含 = 一切事相應教 = 事契經 ≠ 小乘經】

①《瑜伽師地論 卷85》:「即 彼一切事相應教,…… (集為四阿笈摩)。……如是 四種(阿笈摩),師、弟輾轉傳來于今,由此道理,是故說名 阿笈摩;是名事契經。」⇨ (大30,772c-7f.)

②《A.11,18》:“… Ye te bhikkhū bahussutā āgatâgamā dhammadharā vinaya-dharā mātikādhara…”⇨(〈A〉 v. 352↑9f.)

∾《中.85》:「或有一人誦經、持律、學阿毗曇,諳阿含慕,多學經書。」⇨ (大1,561b-3f.)

《A.10.44》:“ Iṅgha tāva āyasmā āgamaṁ pariyāpuṇassû ti ⇨ (〈A〉 v. 80-8f.)


課程講解內容

阿含 = 一切事相應教 = 事契經

《瑜伽師地論》是無著菩薩所作,並不是 他個人的意見,而是透過定力上昇到兜率天,在兜率內院聽彌勒菩薩說了,再回來人間記錄下來的,所以《瑜伽師地論》也可以說是彌勒菩薩的著作。所謂「當來下生彌勒佛」,所以怹現在還沒有成佛,仍是〖補處菩薩〗。

『彼一切事相應教,……集為四種阿笈摩。』是指 這四種阿笈摩是由老師傳給弟子,代代輾轉傳來,一直到當前、現在,因此稱「阿笈摩(Āgama)」。而它還有另外一個名稱,就是「事契經」。

現在出現一個新鮮的名數--「事契經」。阿含即等於事契經,什麼是「事」呢?佛陀說法是針對人的生命、生活在說,這一些生命、生活就是事情、事物,而分成九類:第一、有情事,第二、受用事,第三、生起事,第四、安住事,第五、染淨事,第六、差別事,第七、說者事,第八、所說事,第九、眾會事。其下又有若干相應,一共五十一種。所謂九種事、五十一相應。

第一類有情事,實際上是相當於五陰誦,又分為陰相應、羅陀相應、斷知相應、見相應四種相應。第二類受用事,是六根受用六境,是六入處誦,為六入處相應。接下來,因緣相應是生起事、食相應是安住事、四聖諦相應是染淨事等等。以此類推。(見《阿含要略》01表「事相應教」)

重要的是,我們要了解阿含,特別是《雜阿含》,這個「雜」不是混雜的雜,實際上是「廁」,加進去的意思。而加進去又有一定的方式,就是結集經典時,按照歸類——九種事、五十一相應,在適當的地方把每一經、每一經加進去。所以這個雜等於廁,是加入的意思,並且安排好。

按照不同的相應為一種事,而不同的事、不同的相應有特別的教導,所以事相應教為《雜阿含經》的意思。而相應就是「契」合,教是「經」教,所以也稱 事〖契經〗。

實際上相應改用「契」,這個涵義比較廣,也就是契理、契機。「機」,包括不同的人、不同的事情;而處理不同的人物、事物都能合乎道「理」、恰到好處;那就是契理、契機。

法無大、小乘的分別 唯有實說和權說

有人說「阿含經是小乘經」,那我們要先探討:佛法有〖大乘〗嗎?有〖小乘〗嗎?一般公認是有「大乘法」,至於「小乘法」,那要另當別論。

人有大、小;法無大、小,唯有實說和權說

人,的確有大乘、有小乘,可是法卻沒有;法只有〖實法〗跟「權法」的區別。實法 可以淨化身-心,而權法 只能安心。一般宗教可以讓人安心,可是要〖解脫〗〖輪迴〗、要淨化身-心,很深切地說:除了〖佛法〗、〖佛教〗以外,其他的教法都得不到解脫輪迴的效果,頂多由人行善來維持〖十善業道〗,然後以人的身分死了之後往生天而已。而天也有天壽,天的福報受完了,還是會墮落下來。下來也不見得一定是再來人間,有可能會落入〖三惡道〗。實法,也就是〖〔聖出世間八支道〕〗,則可以讓我們脫離〖〔惑業苦〕〗,脫離〖五道〗、〖六趣〗的輪迴。

佛陀所教授的法當中,也有權說的法,就是所謂「世俗諦」;但「第一義諦」才算是實說。佛陀實說的法才是第一義諦,其他異學外道說得再好,也只能勉強說是向佛法的世俗諦看齊而已,還談不上齊等。第一義諦的法,要〖法眼〗開、或是明心見性以後,才能真正吸收到。法眼未開、〖慧眼〗未清淨,用「高明的理智、意識」分別,也只能認同到佛陀權說的世俗諦法,也就是〖〔世-俗的八正道〕〗。《阿含要略》所建構的阿含學中的善學、信學,即相當於權說的「世、俗的八正道」,無漏的戒學、心學、慧學才是第一義諦、實說的法。

法 沒有大乘、小乘,可是 人卻有。即如《大智度論》說:『大人大心,能大布施(益他),能自利己;小人小心,不能益他,亦不自厚。(大25,140b24)』大心,就是大乘人,心胸開朗、寬大;小心,就是小乘人,心眼小,只顧自己,不顧爹娘、妻兒。

大心的人接觸佛法,如果接觸到的是權說的法,他也不會滿足,而想要進一步成就實說的法。可是小心眼的人,即使碰到的是第一義諦法,還是一樣只顧自己、不顧別人,而不會有任何改變。

成就實說的阿羅漢 不可能是小心人

一位解脫輪迴的人一定具有〖三菩提〗,也就是〖正覺〗,他的人格一定是圓滿的。我們的人格分為知、情、意三部分;要同時具備理智、好的情感和堅定的意志才算是圓滿的人格,三者缺一不可。

以「同情心」來說,所謂同情心就是好的情感,能夠推己及人、推人及己,這可以說每個人都有。可是某些動物也有同情心,也會幫忙同類,這有什麼特別呢?所以只有同情心還不夠,還要有理智來輔助情感的活動,就是所謂的「同理心」。就像小孩子還沒有進入小學以前,同樣也會關懷周遭的人,可是知識愈增長,也要懂得利用所增長的知識來關懷其他人才對。所以,有一分的〖菩提〗就有一分的同理心,就是跟〖般若〗慧相應的同理心。

又 如有的人性情很好,充滿了慈悲心,可是只有慈悲心而沒有理智,一味想幫助別人,即使幫到了,可能也只是恰巧。大多時候,我們會發現,本來想幫親友忙,結果卻愈幫愈忙,反而給對方增加許多麻煩,這都是沒有理智的緣故。沒有理智,就沒有正確的方法,即使想要幫別人忙,也可能事與願違。

〖阿羅漢〗具有三菩提,他的人格已圓滿,可是卻被以後大乘者鄙視,甚至被毁謗為「焦芽敗種」。真的有阿羅漢只顧自己、不顧其他人嗎?假設理解所謂小乘法的人都只顧自己,那小乘法只會有一代而已;等到他們都死了,小乘法就會消失,不可能傳承到後世。可是阿含傳播到現在都還在流傳,那阿含會是小乘嗎?這表示懂得阿含的人都曉得利用阿含來報恩、來救濟親友,所以他們怎麼會是小心眼的小乘呢?

大、小乘問題的產生

如果法無大、小,那大乘、小乘的問題是怎麼產生的呢?在歷史上,佛陀說法四十五年,所說的就是佛法,沒有大乘、小乘之分,只有權說和實說、世俗諦和第一義諦的分別而已。佛陀入滅後第一個一百年,此時第一、第二代的弟子離開佛陀的教訓還不遠,所以還能共同遵守「四部阿含、五部尼柯耶」的教說、教導。以後的學者,就以佛陀在世的四十五年稱為「根本佛教」時代,接下來的一百年為「原始佛教」時代,而 這將近一百五十年的時間是沒有任何爭論的。

佛滅後三、四百年,不一樣的情況發生了,後代弟子為了能對佛所說的法理解得更清楚、或能幫助當代的人理解佛法,所以開始出現〖阿毗曇〗。所謂「阿毗曇」,即「對法而論」,法是「四部阿含、五部尼柯耶」,論是「抉擇」。對法而論的人,都會說出自己的姓名,或說由五百位阿羅漢共同商議出來的結論,譬如《大毗婆娑論》。

然而 隨著時間過去,又出現了另外一種形式。之前「阿毗曇」是對法而論在著作,現在則有另外一批人,因為認為以自己的身分來說明佛法,重視的人可能不多,所以就採用編輯經典的方式,像結集經典一樣,而不署名,依原來阿含的方式:如是我聞,一時佛在什麼地方,然後說了什麼話。形成後來所謂的「大乘經典」。

這一些大乘經典,同樣也被命名為「佛說某某經」,可是根據文化史、思想史,或是考古學、語言學的研究,都可以判斷出 這是佛滅三百年以後才出現在人類文化史上的。

於是便產生了一個問題:難道大乘經典都是偽造的嗎?但這值得商議。因為他們都是出於好心,為了讓人重視他的理解,而能透過他的體會來理解早期經典的內容,因此才編輯出來的。

符合佛陀教義之大乘經典 等同佛說

我們要了解,四部阿含、五部尼柯耶是結集而成的,而《大智度論》說:『佛法有五種人說:一者、佛自口說,二者、佛弟子說,三者、仙人說,四者、諸天說,五者、化人說。』其中最大一部分是 佛陀親口說的,再來 是佛弟子、仙人。仙人 是指修行有特殊成就的人,譬如佛陀在成道前參訪阿羅羅 伽羅摩(Āḷāra Kālāma)和優陀羅 羅摩-子(Uddaka Rāma-putta)兩位仙人的資料,即記錄在佛經之中。而化人所說,可與佛自口說相對來看。佛陀親口所說,是用報身的身分對弟子說法;但有時佛陀會用化身的方式說法,而讓對方不曉得他是佛陀,這就是化人所說。最後是諸天所說,他不是普通人、也不是仙人,而是天上的神明化身為人,在人間所說的法。

佛陀的報身 跟化身所說,當然是佛陀說的;佛弟子、仙人、諸天雖然不是佛陀,但只要結集下來的內容都是經過佛陀印可的,即等同佛說。所以就形式上而言,雖然四部阿含、五部尼柯耶只有五分之二是佛陀所說的,但其他人說的也因為佛陀印可而成為佛經流傳下來。

以此類推,後期大乘者憑著良知、良心所理解的佛法,只要和阿含、尼柯耶的內容、意義相同,也可以說等同佛說。只是「小乘」這個辭彙並不是很恰當。

以阿含為小乘經 即謗三寶

小乘(hīna-yāna),以梵語、巴利語來說,是很不好的辭彙。hīna是劣小、卑賤、低劣的意思,印度人即以小乘指稱賤民,那是四種姓以外的人。雖然客氣地稱呼為人,實際上把他當作動物一樣看待。要知道賤民是不能觸碰前四種姓的身體的,連衣服都碰不得。

所以hīna不是大、小的小,不是大人跟小孩子的分別;若是中國人所說的「小人」,那也是與「君子」 相對的辭彙。一般人被說是小人都覺得是一種污辱,怎麼可以用來稱呼人格圓滿的聖者呢?再說如果是 所謂的大乘菩薩,早已打破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,沒有了大相、小相的分別,怎麼可能會高高在上,看別人都是匍伏在地面上,而說其他佛教徒是小乘,讀的是小乘經典呢?

說佛陀所說的《阿含經》是卑賤的經、低劣的經,這是謗法;稱呼阿羅漢是小乘(hīna-yāna)--低劣的人、卑賤的人,就是謗僧;而毁謗一位好老師的學生,等同於毁謗這一位老師,那就是謗佛;所以,要小心,嘴巴說「小乘經」的人已經在毁謗佛、法、僧三寶了。

《阿含經》= 佛陀學生們 契理、契機的經藏

隋朝 公元594年 法經法師撰《眾經目錄》

佛經從漢末開始傳到漢土,到隋朝時,已經累積相當的數量,而有了編輯目錄的需求。於是在公元594年,法經法師首先撰述了《眾經目錄》,但也因此埋下了不好的影響,因為他稱《阿含經》為「小乘修多羅藏」。

〖修多羅〗就是經,法經法師以阿含為〖小乘〗的經藏,是被誤導的。因為當時來到漢土的西域、或者天竺(印度),中亞、西亞的法師們,即分為兩派,當中有些信奉阿含、有些信奉大乘經典,無意中就將小乘這個辭彙傳達給 法經法師。但是 法經法師採用小乘這個稱呼,而將阿含當作小乘(hīna-yāna);梵語hīna含有劣小、卑賤義,倘若將阿含經當作小乘(hīna-yāna)經典則有謗法之虞。

唐朝 公元730年 智昇法師撰《開元釋教錄》

根據法經法師的統計,早期的、阿含的 經典一共有779部、1183卷,雖然數量不少,可是因為誤會是小乘,劣小、低賤,所以一般人瞧不起,不把它當法寶。所以到了唐朝 公元730年,智昇法師撰述《開元釋教錄》時,阿含部 只剩下三分之一,240部,卷數也由1183卷減少到618卷。因為受「小乘」這兩個字的影響,使早期的佛典不受重視,所以就慢慢遺失掉了

《阿含經》為聲聞契經藏

值得慶幸的是,智昇法師修正了法經法師的說法,而明確地以《阿含經》為「聲聞契經藏」。所謂「聲聞」,這是印度話,用中文來說,就是弟子。弟子是跟隨師父在學習的人,也就是學生;所以聲聞契經藏的意思就是「佛陀學生們 契理、契機的經藏」。

所有的菩薩也都是佛陀的弟子,也是聲聞者

為什麼稱弟子、學生為「聲聞(sāvaka)」?因為學生是諦聽佛、老師的教導而來學習,所以是聽聲音的人。那「菩薩」是不是佛陀的弟子?普賢菩薩在十大行願中,也要求佛陀住世、佛陀常轉法輪,這樣身為菩薩的他 才有機會親近。親近只是為了看佛陀而已嗎?是為了聽法。所以,所有的菩薩也都是佛陀的弟子,也是聲聞者,沒有一位菩薩敢誇口說:「我不親近任何佛陀,我要自己成佛。」不過,在沒有佛法流傳的期間,的確有人無師獨悟,那就是〖辟支佛陀〗。

可是現在有佛法流傳,我們不需要自己摸索,只要諦聽、善思佛陀所說的法,就容易見道、修道、證道。

聲聞契經藏

經就是修多羅,契經即相應的修多羅,相應就是契合,法與人、還有根機相契合,因此稱為聲聞契經藏。

明末 公元1582年 《明藏目錄》

但是到了紀元1582年,明末萬曆時代的《明藏目錄》,又加上小乘二字,稱為「小乘阿含部」。不過這裡採用了一個新鮮的名詞 ── 「阿含部」,即 阿含的部類。阿含的意思是「傳來的」,早期的佛法為傳來的,所以稱為「阿含」。而這一部類的經典現在又 少了快一半,只剩下137部。

從這裡可以看出來,因為以訛傳訛的誤導,於是中國佛教徒有了小乘的概念,而不重視、甚至是輕視早期的佛典,也使得最早期的佛法在中國人的活動領域裡逐漸凋零。

日本大正 公元1924年《大正新脩大藏經》

最後到1924年,日本大正時代,日本重新修訂大藏經──《大正新脩大藏經》,其採用《明藏》「小乘阿含部」這個名稱,但把不適當的形容詞「小乘」拿掉,僅保留「阿含部」三個字。而據大正藏編輯群的計算,阿含部的經典一共有151部、389卷,比《明藏》的137部還多,為什麼呢?這是因為唐朝時,日本開始 派學僧來中國留學,他們到了中國,當然也會蒐集經典。而這一些經典被帶回日本,也因此 被保留下來。

當代 印順導師撰〈讀經劄記〉

後來我根據印順導師的〈讀經劄記〉,將大正藏中 應屬阿含部而錯置其他部類的經典調回來,增加24部,共得175部、412卷。也就是說,大正藏阿含部有151部、389卷,可是整部大正藏,可以找到早期的經典一共有175部、412卷。

《阿含經》就是《阿含經》

說明這一些,是為了提醒同學們,不要把《阿含經》當作小乘經典。《阿含經》是什麼?《阿含經》就是《阿含經》。

記得二十多年前,有一位日本東京大學的學者玉城康四郎來台灣講學,在台大的一次演講中,就有人問:「《阿含經》是不是大乘經典呢?」他的回答很妙,他說:「《阿含經》不是大乘經典,可是也不是小乘經典,《阿含經》就是《阿含經》。」

而歷史上的事實就是這樣,是先有《阿含經》,才開啟了 整個佛教經典的流傳、和流變的過程。

親近善士的「善士」

增支部《A.11,18》,有這麼樣一段話: “Ye te bhikkhū bahussutā āgatâgamā dhammadharā vinayadharā mātikādharā” ➩ Av.352 9f Ye te bhikkhū,凡是彼等比丘,這一些比丘是bahussutā,是〖多聞〗的〖比丘〗。

bahussutā 是多聞的意思,但這個「多聞」有特殊的涵義。一般講多聞是聽得多,然而佛法聽得多就算多聞嗎?真正的多聞應該是,聽聞後而能產生〖厭〗、〖離欲〗、〖滅盡〗的效果,也就是有〖正見〗、〖正志〗地聽到。

聽一段話,就能完成正見、正志、〖正行〗,那聽到的即使是一小段,也夠多了。有些人只聽了幾句話,就能掌握佛陀想要傳達的法義,更可貴的是還能使用開來,產生厭、離欲、滅盡的心態。

「厭」,是厭〖三結〗而斷三結;再來,厭〖貪瞋癡〗而使它淡薄。所以由厭,可以斷三結,也可以使本來很濃厚的貪-瞋-癡淡薄下來。能斷三結的人是初果 ── 〖須陀洹果〗。能使〖貪瞋癡〗淡薄的人就是第二果 ── 〖斯陀含果〗。

接下來是「離欲」,等於是〖五下分結〗斷,那就是第三果 ── 〖阿那含果〗。而「滅盡」是滅盡一切結,或者說是〖五上分結〗,五上分結涵蓋一切結,那就是第四果 ── 〖阿羅漢〗。

所以,我們可以看出來,你聞法而沒有開法眼,即使聽得再多都不算多;但是如果能開〖法眼〗,而有斷三結的成果,那即使只有幾句 也算是真正的〖多聞〗了。更何況是五下分結、五上分結斷呢?

接著,除了多聞 (bahussutā),他也是 āgatâgamā,āgata是傳來,而現在不只是傳來,還是「傳通」。不僅通達阿含、還能傳授阿含,這樣的人就是 āgatâgamā。

此外,他還是 dhammadharā ── 持法的人、vinayadharā ── 持律的人、mātikādharā ── 持論母的人。也就是說,他是持經者、持律者,而mātikā (論母),實際上就是論藏,也就是對經藏、律藏、論藏非常精通的人。

類似的話在《中.85》也有。《中.85》說:「或有一人誦經、持律、學阿毘曇,諳阿含慕,多學經書。」➩大1,561b-3f

或有一人,他〖誦經〗,能夠熟記經典,也就是持經者,或說經師。〖持律〗,為持律者,即律師;這不是法院的律師,而是對律抉擇很明確的人,而且持戒律很清淨的人。學〖阿毘曇〗,就是論師,可以很善巧地對法而論述的人。

〖阿毗曇〗,原文是 abhidhamma,因梵語 abhidharma,所以有時也譯為「阿毗達摩」。abhi是面對、針對,dhamma是法,法就是四部阿含、五部尼柯耶;針對四部阿含、五部尼柯耶在論述,就是阿毗曇,或是阿毗達摩。

〖諳阿含慕〗,就是 āgatâgamā 的翻譯。諳是熟悉、知道、精通,能了解阿含、精通阿含,又能傳授阿含的,都算 āgatâgamā。

我們身為佛教徒,上面所說的各種人都是要親近的對象,即所謂「善士」,也就是〖親近善男子〗的「善男子」。所以在《A.10.44》也說到:“Iṅgha tāva āyasmā āgamaṁ pariyāpuṇassû” ➩Av. 80-8f

Iṅgha 來吧,tāva 那麼,āyasmā 長老啊,āgama 阿含,pariyāpuṇassu 要通達 ── 這裡特別用願望詞,整句的意思是:「但願你通達阿含。」這表示在佛陀時代,弟子們祝福別人、盼望別人要通達阿含;而通達 不只是自己精通就算了,還能把所了解的阿含 再傳授給其他人,讓他們知道,也就是一個善士應當做的事。

results matching ""

    No results matching "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