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-0-3 【研習阿含】♣

【研習阿含】概說

世間充滿聞-思-修-證的教材

〖世間〗充滿什麼?對學佛修行的人來說,世間充滿聞-思-修-證、教-理-行-果、信-解-行-證的教材;而經中的法,其實就存在於現實生活中。只是一般人覺得,生活只是生活;只有佛陀曉得將它當作〖成佛〗以及〖轉法輪〗的教材。

在唐朝澄觀法師的《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》,有三段文字即圍繞著聞-思-修-證、教-理-行-果、信-解-行-證在論述。說明無論是該聽到的、該想到的、該實踐的、該驗收的成果,都涵括在佛法的內容當中。而所有想要成佛的人,也必須順著信-解-行-證的過程,而證 ——〖自作證〗,自己肯定自己已經完成〖佛道〗,得到佛陀的果位。

《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》唐‧澄觀法師述
一、「所求法者,聞、思、修、證,四種法也。」大36,431c
二、「從所詮故,或 四字攝盡,謂:教、理、行、果。 教即經字,理即大方廣,行即華嚴,果即佛也。」大36,123a
三、「經有四分:初會是 信,次六(第二~七會)明 解,八(會)約成 行,九(會)唯 證故。」大36,123b

一、「所求法者」,我們佛弟子向〖善知識〗求法,所求即「聞、思、修、證」這「四種法」。

先聽「聞」到〖正法〗,包括正法與〖邪法〗的辨別,但所聞者只是〖法說〗,佛陀說法,還有〖義說〗〖法次法說〗。

法說包含一法和多法,多法即一連串的法,就是法次法說。法說的〖義理〗〖義利〗就是義說;義理是道理、內容,而義利是指 對聽到-想通-做到的人來說,可以得到什麼利益。

對於義說,一定要透過「思」;說法的人自然已經想過、想通了,但是聽法的人 一定要〖內正思惟〗。這個內就是個人自己(ajjhattaṁ);每一個人都要透過自己如理作意系統地操作,才能如法。所以不是有思考就可以,而是要〖如法〗有效的思考,然後肯定所聽到的法是多麼的好、多麼的有用。因為有用,所以要「修」。

修是〖修習〗,是重複、不斷地〖修行〗,這就是實踐。實踐要依法奉行,但沒有一法即可以成就的,而要一連串地走完成佛的道跡,才可以成佛,所以一定要順著法次法說的次第來進行。

而證,有階段性 與完成終極目標的效果;以〖八支聖道〗〖沙門道〗來說,有〖四沙門果〗的次第。證是自證,自覺、自悟、自修,〖煩惱漏〗的排除全部靠自己,不能請佛菩薩代勞。但還是需要佛菩薩教導,否則不知如何如法地修行。

二、是從經題「大方廣佛華嚴經」分析出教-理-行-果,而「攝盡」整部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的重點。

1、「教」,即「經」字。這個經 就是教,經教。

2、「理」,是「大方廣」。大方廣 是《華嚴經》主要的義說。

3、「行」,則「華嚴」行。

4、「果」,就是成就「佛」果。

三、「經有四分」,指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有四分:第一初會,為建立〖正信〗,故為「信」;第二是第二到第七會,是讓我們了解整部《華嚴經》所欲傳遞的法義,因此是「解」;第三是第八會,因專門談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的實踐,所以是「行」;而第四分,即第九會,是談到成佛,故為「證」。

佛陀說法,唯〖漏盡〗〖涅槃〗和成佛兩個目的。〖辟支佛〗〖阿羅漢〗雖已漏盡,是〖三佛陀〗、〖正覺〗者,可是還不是〖〔阿耨多羅三藐的三佛陀〕〗、無上正等正覺者。

而佛陀與其他宗教教主不同,其他宗教的教主只有一位,譬如上帝、耶和華、阿拉,或其他造物主,再也沒有第二位。可是佛陀一再強調,〖三世〗〖十方〗有無量的佛。

一個〖佛世界〗只需要一位〖佛陀〗,現今地球所在的銀河系就是一個佛世界,當中有十億個類似地球的星體,上面也有〖有情〗生存,並同受我們本師〖釋迦牟尼〗佛陀教化。現在我們這個佛世界,雖然只有釋迦牟尼佛一位,但過去有無量恆河沙數,而未來也將有無量恆河沙數的佛陀在承續。

每一位佛陀雖然心存教化一切眾生的大願,可是無緣不度。不過每一位佛陀 有緣的有情都不同,所以怹們都曉得要合作;只要諸佛合作起來,整個宇宙沒有一個不受教的,這樣就能度化一切有情。

那這三個系統的安排,是身為佛教徒的我們應該要曉得的。

統合知-情-意來研習

所謂研習就是研究-學習。研究需要理性,學習則需要情感和意志。這表示我們學佛一定要統合知-情-意,缺一不可。

一般以為學習是偏向學術性的研究,可是不要忽略,「習」需要實踐,所以我們要以正信,也就是以佛教徒應有的良好心態來實踐佛法。

透過佛法,雖然可以增加對人生-宇宙的理解,但學習佛法的目的 不在於滿足求知欲,而在關心自己的生命是處於〖流轉〗〖輪迴〗、或是走向超越有漏輪迴的狀態?這一點只靠學識、知識沒有辦法,一定要用佛法來改善生命、生活才能辦到。可是解-行相應,修行還是要有理性的基礎;而知道了,就應該做到,讓知-行合一。

這道理聽起來很淺顯,可是現實生活中的佛教徒卻不一定如此。譬如在學術單位的佛教徒 很容易忽略實踐,而在宗教單位的 則認為不必太深入研究佛法的道理。其實若不明白佛理,要怎麼修行呢?

我們一再強調,修行要明辨是-非、善-惡,而把非改為是,把錯誤改成正確,把惡的心態、行為修正為好的心態、行為。所以沒有理智地明辨是-非、善-惡,根本沒有辦法如法修行。

研習阿含的過程 ── 聞-思-修-證

因此,整個成佛的過程,一定要信-解-行-證。而信-解-行-證要靠聞-思-修-證「佛法」才能辦到。那佛法的內容是什麼?就是教-理-行-果。

我們先「聞」「教」,也就是聽聞佛陀的〖教授-教誡〗,然後由所聞之教 產生正見的正「信」。

我們對法,初步是用信忍,可是 進一步要靠知見。對所聽到的佛法如理作意正「思」惟,就會對於佛法的道「理」有非常明確的理「解」。

然後,再將所相信、所理解的有用的佛法運用在日常生活上、或是整個佛道的「修」「行」中,而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成佛、作「證」佛陀的「果」位。

佛法涵蓋教-理-行-果,我們要聞-思-修-證。「聞」是依靠他力;但嚴格來說,善知識只是提供正確的資訊,讓你聽聞到,實際上還是要自己來聽。而從思開始一定都是自力;別人替你想、別人代替你修行,都沒有用。要他人代替你來證果,更不可能。所以思惟、修證,都是自依止、法依止;靠自己、靠正法。

對於理,或可當作一門高深的學問來研究,可是不要忽略,要成佛必須學佛。而「學」佛,不只是單純的學習。學還有另外一種讀音,ㄒㄧㄠˋ,仿效的效。譬如學校,學校的校就是仿效的意思。所以學佛是仿效佛陀如何一步一步從出發點,然後用最正確的步驟、步伐一直走到成佛為止。

若說要學,那我們就是學生,跟誰學呢?老師。所以要了解,佛陀不是我們的救主,而是老師,並且是最好的老師。怹也不只是人類的老師,乃是諸天、一切有情的老師。我們有這樣難得的好老師,一定要跟隨怹來修行。

那麼學佛,一定要行。行就是實行、就是實踐,而不淪為空談。實踐不只是在言談舉止上,改過-遷善更重要的是在內心。反省自己內心是否有〖貪瞋癡〗,如果有,一定會影響到外表的言談舉止。

而言談舉止,有身三、口四,再加上貪-瞋-癡,合起來就是〖十惡業〗。十惡業的反面,佛陀點出〖十善業〗,但是善業又有有漏和離漏的分別,唯有離漏的善業才是我們要走的道路。

這一些都是很重要的環環相扣的觀念。整個佛期 ── 成佛的過程,可以分為這聞-思-修-證四個階段來說明;這也是研習阿含的過程。

佛法的教-理-行-果

接著我再引用宋朝十一世紀到十二世紀元照法師的說法來補充。

元照法師修行淨土法門,而在淨土宗普遍認為只要信-願-行、只要念佛即可往生的聲浪中,主張一定要了解淨土宗的教-理-行-果,所以我很尊敬他。他有兩本著作,《觀無量壽經》和《阿彌陀經》的義疏。義 就是經中的法義,而疏 就是疏解,所以是闡述經中的法義。

《阿彌陀經義疏》大37,356c
大覺世尊,一代名教,不出教-理-行-果,因教顯理,依理起行,由行克果;四法收之,鮮無不盡。

在《阿彌陀經義疏》一開始,元照法師就提到教-理-行-果的問題。

「大覺世尊」即佛陀,因為佛陀成就〖阿耨多羅三藐的三菩提〗,所以是大覺者。

「一代名教」,「一代」就是從怹成佛到入滅這一段時間;怹透過種種名相、說法、解釋,設法開示、教導學生們,讓他們悟入佛道。而這一些內容就是「一代名教」,也就是佛教,其內容簡單地說,不外乎教-理-行-果這四個項目。

這四個項目環環相扣,因為正教能顯現真理實義,所以我們要由正教才能把握到理,而更重要的是「依理起行」,按照佛道所規範的道理來實踐。所以這個道理不只是理性而已,也包含紋理、紋路,也就是 路線、次第。所以「依理起行」就是依法奉行,按照 法次法、按照 成佛的道跡,一一地來修行。

若能「依理起行」,即能「由行克果」;這裡的「克」就是完成的意思。隨著所修行的、所走過的不同的階段,就會有不同的成果。可是要走到最終點,才是完成究竟的結果。

那麼 教-理-行-果這四法,可以把整個佛法都包含了、收容起來了,而「鮮無不盡」,也就是沒有遺漏任何的佛法。

《觀無量壽經義疏》大37,286b
經者,梵云:修多羅(sūtra),此翻為線,貫穿理義,攝持眾生,能貫、能攝有如線焉。
(經)即能詮教—— 聲、名、句、文。由教知理,依理起行,因行感果;理、行、果三,出生於教。故知像(法)、末(法),唯教有功,得道因緣,出道(、證道)基本。

另外在《觀無量壽經義疏》,元照法師在解釋「觀無量壽經」的〖經〗字時,也有類似的說法。

他說漢文的「經」,梵文是Sūtra〖修多羅〗。「此」就是漢地。也就是說,在漢地Sūtra的意思是「線」。而「線」是直譯,「經」是意譯,元照法師並列二者,使直譯和意譯互相補充,讓我們更清楚Sūtra的涵義。那Sūtra就是〖法〗〖契經〗,契理契機的法,就是佛法。

在印度,人們會用線「貫穿」花朵做成花鬘,掛在胸前裝飾自己,或是有人來到自己的家、自己的村落或國度時,用來歡迎客人。如果沒有線的話,花朵就沒有辦法掛在身上,結果只好用散花的方式,但這樣花朵碰一下身體就會掉落下來了,不能長久維持在身上。所以透過線來貫穿整理,可以使東西更好用。

同樣的,佛陀所說的教理、教義,我們透過一一的名相、一一的法句,一段落、一段落的經段,或者一經一經,很巧妙地將全部貫穿整合起來,就不會散亂,而使義理分明有次第。

除了貫穿,另外,由於佛經所說的道理和法義是為了攝持眾生,使有緣的眾生看到佛經、聽到佛法時,就被吸引,進一步聞-思-修-證、信-解-行-證,就永遠不會脫離佛法,而永遠受佛法的熏陶、影響。

一方面貫穿理和義,一方面攝持眾生,這樣我們也可了解,佛法不只是道理、法義,而是要給人使用。人若不用,這一些法和義等於沒有用,也就等於不存在了。

接著又說「(經)即能詮教」,也就是說,我們透過佛陀說法,說出一一的名相、一一的法句、一一的經段,或者一部部的經,就可以明白佛陀所有的〖教授-教誡〗。

實際上教包含了理、行和果;由教我們可以知道教理,才能依教理所指示的方法來實踐,而也因為實踐才會「感」應到一一的結果。

在這裡,元照法師用「感」這個字,這是由於《觀無量壽經》是偏向他力為主的教導,而念佛的人也普遍希望和佛、或者西方三聖感應道交,甚至臨命終時 瑞相現前,西方三聖前來接引等等。

但感應是如是因、如是果;如果沒有淨土的信-願-行,絕對不會有西方三聖前來迎接的結果呈現。

「理-行-果」是「出生於教」,也就是對於佛教所提供的種種教授-教誡,我們可以用理性來理解,用情感、意志跟理性來實踐,最終即能獲得相應的結果。

「故知」,由以上所說,我們能夠知道「像、末,唯教有功」。

所謂「像」是像法,「末」是末法。佛陀說法的第一個五百年為正法,再來的一千年為像法,一千五百年以後就是末法,而我們現在就是處於末法時代。

在正法時期,也就是佛陀在世、以及佛陀入滅後的五百年間。此時佛弟子們雖然同樣要透過佛陀所說的教-理-行-果,經過一番聞-思-修-證,才能完成信-解-行-證。但同時還受到佛陀身教的影響。

但是在像法或末法時期,因為佛陀的報身已經不在人間了,只有佛陀的法身和這一些經句在流傳,所以說「唯教有功」,只有經教裡提供的教-理-行-果 才能發揮功能。

若要「得道」,這應當作〖見道〗,要具足條件、要有圓滿的〖因緣〗。因-緣條件的具足也要透過 教-理-行-果。

而見道以後才能〖修道〗,修道 出離〖〔惑業苦〕〗,最終作證涅槃,成就三菩提,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可知,得道的因緣、證道的基本,都是要聽聞經教,思考經理、經義,然後依法奉行,才會有如法的結果。

以上所說,實際上是要給同學們一個完整的藍圖,對於佛法才會有更堅定的信心。但要注意,佛法是不以信心來安心為究竟的。

佛法這一種行、證,是要靠見道才能修道,修道才能證道。那這一部分是屬於慧學的範圍,在我們這一個課程後面三分之一的地方,就是全部在說明這一些過程。


① 【認識佛陀、佛教、佛法、佛學】

(1)【佛法】cƒ.〈p.0-03 O.§2-0-1〉

(2)【佛教】cƒ.〈p.0-14 O.§3-0-3 (2)〉

(3)【佛學】

(4)【學佛】

(5)【佛陀】cƒ.〈p.2-09 二.§2-0-4〉


課程講解內容

要研習阿含之前,首先要認識佛陀、佛法、佛教、佛學的涵義。

阿含所說「佛法」多義,有廣、有狹,諸如:

「佛」所覺悟的「法性」── 緣起法 ── 是最狹義的佛法,未開法眼的凡夫難見、難知的佛法;(《雜.296經》大2,84bf.)
「佛」所覺知的「法相」── 意境法 ◆ ── 是最廣義的佛法,不具慧眼的愚癡者難於如實知見;(《雜.196經》大2,50af.)
「佛」所開示的「法語、法義」── 文義法 ◆ ── 是一般人所了解、所指稱的佛法;(《雜.53經》大2,12cf.)
「佛」所勸導的「法依」── 歸依法 ◆ ── 是一般人忽視、不實行的佛法;(《雜.638經》大2,177a)
「佛」所賜與的「法施」── 甘露法、涅槃法 ── 是四雙八輩聖人受益的佛法;(《雜.998經》大2,261b)
「佛」所修成的「法身」── 五分法身 ── 是佛陀自受益的佛法;(《雜.638經》大2,176c)
◆ 參閱印順導師〈佛法概論〉pp.5~10

佛陀所覺悟的〖法性〗,也就是〖緣起法〗,這是最狹義的佛法。沒有〖法眼〗的人看不到,所以〖凡夫〗難見、難知。此說可由《雜.296經》看出來。

透過六官而感覺、知道的,就是〖法相〗;而印順導師在〈佛法概論〉則用「意境法」來稱呼它。因為〖五根〗對五境所得到的印象,成為法塵,最終均為〖意根〗所對,所以稱作意境法。佛陀意根所對的〖六境〗,這是最廣義的佛法。同樣的,沒有〖慧眼〗、甚至沒有成佛的人,所覺知的法相絕不會和佛陀相同。

佛陀並沒有將所知的法全部說出來,在《雜.404經》,佛陀即曾比喻,怹所說的 僅是一整片樹林的邊緣,隨手抓起一把樹葉的量。但是這樣的量已經多到要花45年才說得完。而怹所說的 都是有用的法;沒有用的 絕對不說。即使說了,也只是讓人動動腦而已,沒有實際用處。

佛陀將所知的法,用〖〔三示導〕〗讓眾生了解,包括用口說、用身體的姿勢表演、以及用意念的方式;而印順導師稱此為「文義法」。一般人,只要是有知識、有基本理解能力,都可以了解文義法。

再來是「歸依法」,雖然佛陀一再要我們自依止、法依止,但一般人多半認為只要相信,然後用祈禱的,祈求佛菩薩庇祐就好了,不需理解、實踐,所以很容易忽視。

我們應當知道,聽聞佛法是為了改善生命-生活,所以一定要實踐,若只是為了增長知識,而有滿意、滿足的感受,那就違背了佛陀的本意。

我們要歸依的法是能解脫、能涅槃的法,這是佛陀所給予的〖法施〗,即〖甘露法〗〖涅槃法〗。不過,這法寶需要作證涅槃才能得到。換言之,〖四雙八輩〗的聖人 能受益的法就是涅槃法。而涅槃有部分、有全部;〖三結斷〗就有部分涅槃,那是〖須陀洹果〗,而〖阿羅漢〗全部的煩惱結都斷了,所以是全部涅槃。

最後是〖五分法身〗。佛陀是由法身成佛,但佛陀的五分法身只能自己受用,別人沒有辦法分享。但是 如果我們依法奉行,也能具足法身、也能享受法味 ── 佛法的滋味。

成佛次第

(1) 聞♠ 佛教♥ 法 而正信♣"佛教"

(2) 正思♠ 惟佛法 而理♥ 解♣"佛學"

(3) 如法修♠ 行♥ ♣ 而實踐"佛道"

(4) 隨順成佛道跡 精進不退 畢竟證♠ ♣得"佛果♥"

按照上面的次第,其順序應該是佛陀、佛法、佛教、佛學。而我們透過佛法來認識前面的佛陀,而佛法提供了成佛的次第:佛教、佛學、學佛、成佛四個階段的教材。

所以我們要成佛,要先「聞」「佛教」,然後「思」惟「佛學」,而「學(著)佛(陀)」來「修」行,最後「成佛」「證」果。以此類推。

所以我們已經了解到,阿含道提供的是成佛之道,只要透過聞-思-修-證,透過信-解-行-證,而從教-理-行-果提供的資料,就有辦法來完成佛道。而完成的佛陀,屆時在信學建立正信的地方,會藉用佛陀的十個名號的功德來說明。


② 【佛陀的 教化】cƒ.〈p.2-33 一.§3-0-1~§3-0-4〉

(1)【原則】:義饒益-法饒益-梵行饒益,明-慧-正覺、向於涅槃。

1.「ⅰ 事有實、ⅱ 可樂、ⅲ 有所利益如來盡知,然後記(說)之。」☞(《長17經》 大1,75c4f.)

2.「爾時,世尊與諸大眾到申恕林,坐樹下;爾時,世尊手把樹葉,告諸比丘:『此手中葉為多耶?大林樹葉為多?』比丘白佛:『世尊手中樹葉甚少,彼大林中樹葉無量,百千億萬倍,乃至算數,譬類不可為比。』(世尊言:)『如是,諸比丘!我成等正覺自所見法,為人定說者,如手中樹葉;所以者何?彼法義饒益、法饒益、梵行饒益,明、慧、正覺、向於涅槃。如大林樹葉,如我成等正覺自知正法,所不說者亦復如是。』」☞(雜404 大2,108a-2f.)


課程講解內容

佛教,代表著佛陀的教化。關於這部分,我將分為原則和方式兩方面來談。

首先要了解佛陀教化的原則,才能進一步了解方式。能認識佛陀教化的原則和方式,有助於我們恰到好處地吸收佛法,所以這部分是很重要的。

佛陀教化的原則就是法饒益、義饒益、梵行饒益,成就(三)明、(般若)慧、正覺,而向於(究竟)涅槃。

所謂饒益就是利益。佛陀說法,我們得到正法,就已經有利益了,這就是〖法饒益〗;如同我們生病,碰到好醫生開藥方一樣。可是有了藥方,不代表病馬上會好,最好懂得藥材、懂得如何調配藥劑,然後服用,才有可能得到治病的利益;而這就是〖義饒益〗。可是不同的毛病有不同的治療過程,所以要按部就班進行,最後病才會全部治癒。病如果痊癒,那就得到〖梵行饒益〗了。

而這三個原則,是我從《長.17經》、《雜.404經》兩部經典中體會出來的。

「事有實、可樂、有所利益 如來盡知,然後記(說)之。」⇨《長.17經》大1,75c4f.</p>

⑴事有實:是指佛陀所說一定符合〖真實〗。真實,即真理-實相;實相就是人-事-物,真理則是形成人-事-物的因-緣-果。

⑵可樂:這個樂,就是喜樂、喜愛。佛陀的法 是很重要、很有用的法,有緣的人聽了,馬上會生歡喜心,也就是所謂樂聽;喜歡,而能聽進去。

⑶有所利益:佛陀所說的法,一定能給對方帶來利益。什麼利益呢?即剛才說的,義饒益、法饒益、梵行饒益,而能得到〖三明〗,證〖三菩提〗,作證涅槃。

三個原則中,佛陀最先考慮的是要讓對方得到利益。雖然有利益,也要對方喜歡聽才成,否則也不願接受,所以接著要考慮如何讓對方喜歡聽。而喜歡聽的前提是要聽得懂,所以怹也一定會設法使對方聽懂。

此外,佛陀所有的說法都不會違背有情生命的真理-實相,而認識真理-實相對我們改過-遷善是有利益的。因為人-事-物都是由一連串條件安排的,好人-好事-好東西的成就也是一樣,若能按部就班順著佛陀所說去做,必能從惑-業-苦的範疇超出,而到達沒有惑-業-苦的境界,也就是涅槃。這樣的利益就是梵行饒益。

「爾時,世尊與諸大眾到申恕林,坐樹下;爾時,世尊手把樹葉,告諸比丘:『此手中葉為多耶?大林樹葉為多?』比丘白佛:『世尊手中樹葉甚少,彼大林中樹葉無量,百千億萬倍,乃至算數,譬類不可為比。』(世尊言:)『如是,諸比丘!我成等正覺自所見法,為人定說者,如手中樹葉;所以者何?彼法 義饒益、法饒益、梵行饒益,明、慧、正覺、向於涅槃。如大林樹葉,如我成等正覺自知正法,所不說者亦復如是。』」⇨《雜.404經》大2,108a-2f.

佛陀成佛,花了四大阿僧祇 (asaṅkheyya)又十萬劫,累積了好多知識。而四十五年間所說對學生們有用的法,也只不過像怹掌中樹葉的量而已。但是這一些已經涵蓋義饒益、法饒益、梵行饒益,且都能使學生得到明、慧、正覺、轉向涅槃的成果。

義饒益、法饒益、梵行饒益,前面已說明過。而明是三明,包括〖宿命智證明〗〖死-生智證明〗〖漏盡智證明〗。

① 宿命智證明,是對過去到今生一切生命發展的過程,一覽無遺。② 死-生智證明,是對現在,也就是對處於死-生過程的當下的所有眾生,其過程都能完全地掌握。③ 漏盡智證明,則是對於今生的成就乃至盡未來際的肯定。

佛陀什麼時候才具足三明?在成佛的那一夜。怹坐在菩提樹下,〖初夜〗時,透過〖宿命通〗,用般若慧了解自己從初發心到成佛,這一連串時-空範疇內所有人際互動的狀況,而完成了宿命智證明。〖中夜〗時,則透過〖天眼通證〗,以般若智慧現見那些剛好處於死-生當下的有情,是如何回憶他一連串所做重大的善-惡因緣,而因這樣的因-緣又如何決定了他再生的結果,因此成就死-生智證明。〖後夜〗時,則發現自己已漏盡,未來不會再處於有漏的生命狀態,不會再有有漏的生-死,而成就漏盡明。

漏盡 就是〖無生〗〖不死〗,不再有有漏的生-死。為什麼能無生-不死?因為無有〖後有〗──〖欲有〗〖色有〗〖無色有〗。有〖欲愛〗就會有欲有,有〖色愛〗就會有色有,有〖無色愛〗就有無色有。〖三愛〗滅盡,就沒有〖三有〗。沒有三有,就不會在〖三界〗生-死流轉輪迴。那就出離三界,那就是〖滅界〗〖涅槃界〗。

但無生-不死 不是沒有生-死。若無生是黑的,那是〖斷滅見〗;假設不死是黑的,那是〖常見〗。而現在是由〖中道〗離常-離斷所成就的無生-不死。這表示後續的生命還有,只是沒有三界有漏的生命,而是在滅界,是用法身-慧命來持續以後的生命發展。因為有法身-慧命,所以沒有斷滅見,而法身-慧命是緣生的,所以不會有常見。

三明是因〖慧〗而有,慧的巴利語是paññā,〖般若〗是音譯,漢譯多合併作般若慧。paññā可分析成pa-√jñā,pa這個接頭詞本身就有超出的意思,強調要出三界就要靠般若慧,而就是出-到菩提的出-到的那個智慧。

正覺是慧的同義詞,巴利語sambodhi,sam正,bodhi覺,音譯就是三-菩提。七覺支的覺是菩提,三十七菩提分法的菩提是覺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菩提也是覺,透過 明、慧、正覺最後就能〖向於涅槃〗。向於涅槃即是轉向涅槃,而後再導至涅槃。

由此可知,佛陀要我們得到的最大利益就是涅槃。可是要涅槃,要出三界。要出三界,要有般若慧、要有三菩提,還要有三明。

現在我們已了解佛陀教化的原則,日後在聽聞佛法時,要反省自己有沒有掌握到這個法的名相,它的內容功能為何?也要曉得修行要一步步來,不可能一步登天。


(2)【方式】:

1.【法說-義說】 「爾時,世尊告諸比丘:『我今當說緣起法法說-義說;諦聽-善思!當為汝說。云何緣起法法說? 謂 此有故彼有,此起故彼起;謂緣無明行……乃至純大苦聚集,是名緣起法法說。 云何(緣起法)義說?謂緣無明行者,彼云何無明?若不知前際-不知後際、不知前-後際,不知於內-不知於外、不知內-外,不知業-不知報、不知業報,不知佛-不知法-不知僧,不知苦-不知集-不知滅-不知道,不知因-不知因所起法,不知 善-不善、有罪-無罪、習-不習,若劣-若勝、染汙-清淨、分別♣〔-不分別、緣起-非〕緣起 皆悉不知,於六觸入處不如實覺知;於彼彼不知-不見-無無間等、癡-闇-無明-大冥是名無明。緣無明 行者,云何為行?行有三種:身行、口行、意行。… 』」☞(雜298 大2,85a12f.)

2.【法次法 說】 「時,有聲聞婆羅門來詣佛所,與世尊面相問訊-慰勞已,退坐一面;白佛言:『瞿曇!我聞瞿曇說言:「唯應施我,不應施七人;施我得大果,非施餘人,而得大果。應施我弟子,不應施餘弟子;施我弟子得大果報,非施餘弟子得大果報。」云何,瞿曇!作是語者為實說耶?非為謗毀瞿曇乎?為如說說-如法說耶?法次法說,不為餘人以同法來訶責耶?』佛告婆羅門:『彼如是說者,謗毀我耳;非 如說說-如法說-法次法說,不致他人來以同法呵責。所以者何?我不如是說:「應施於我,不應施餘;施我得大果報,非施餘人得大果報。應施我弟子;施我弟子得大果報,非施餘弟子得大果報。」然,婆羅門!我作如是說者:「作二種障:障 施者施;障 受者利。」婆羅門乃至士夫以洗器餘食 著於淨地,令彼處眾生即得利樂;我說斯等,亦入福門,況復施人。婆羅門!然,我復說:『施持戒者 得果報,不同(施)犯戒(者)。』」☞(雜95 大2,26a6f.) ∾ (《S.12,24》 〈S〉ii.33↑15f ; 雜281 大2,77b12f.)


課程講解內容

1.【法說-義說】

實際上佛陀教化的方式與原則應當配合在一起理解。若能體會佛陀說法的方式,更能把握佛陀說法的原則。

佛陀說法的方式有〖法說〗〖義說〗〖法次法說〗。法說是為了讓我們得法饒益,義說 是為了讓我們得義饒益,而法次法說則是要讓我們獲得梵行饒益。

〖梵行〗,就是〖清淨行〗,使身-心清淨化。這部分我們後續會談到,包括四種清淨、〖〔七清淨〕〗,還有九種清淨,而是配合戒-定-慧-解脫來說明的。

談到清淨行,要注意到法-次法。法 是第一步,而次法則是下一步。隨著第一步有第二步,隨著一、二有第三步,隨著一、二、三有第四步,所以 後續的每一步就是次法。

法-次法的另一種說法即〖道跡〗。一個腳印只是一個腳跡,唯有一連串的腳印才能成為道跡。成佛的道跡有幾步?很難計算,但我們可以用時間大概地推算。

我們的本師 釋迦牟尼佛陀從初發心開始踏上第一步,一直到現在的〖賢劫〗,在菩提樹下完成最後一步,一共經過四大阿僧祇又十萬劫的時間。

一個阿僧祇是10⌃59人間年,這看起來好像很抽象,真的計算出來,是7個億相乘,而是一千億億億億億億億。這樣還不夠,還要再乘以四,並加上十萬劫。而一劫是十三億四千四百萬人間年,然後再乘以十萬。這樣的數目全部加起來,就是佛陀成佛所花的時間。

而佛陀的每一步都是在地球上完成的嗎?不見得。一位佛陀所影響的是一個〖三千大千世界〗的空間範圍,而三千大千世界不是指三千個,是三千相乘,也就是十億個世界。用現在天文學約略地估計,一個太陽、一個地球、一個月亮為一個〖小世界〗,而在銀河系中類似地球,人類能生存、生活的就有十億個。因此可以說,釋迦牟尼佛陀是現在以太陽系為中心的銀河系的教師。

雖然時間這樣漫長、空間這樣廣泛,但不用害怕;而要擔心的是 自己的〖正見〗能不能維持。只要正見維持,即使時間再長,即使東-西-南-北跑來跑去,正法就永遠能持續、能開展。

佛陀教化的方式有法說、義說、法次法說。首先我們要了解這三個名相的定義,才能切中佛陀說法的用心。

何謂法說?以〖十二緣起〗為例,〖無明〗是一個法、〖行〗是一個法,十二支的每一支都是一個法說。何謂義說?說明具有什麼內涵 即是處於無明的,就是義說。

無明-行,也是一個法說,而是法次法說;因為是兩個法次第輾轉而起。

無明-行只是簡單的翻譯,意指由於無明之緣故 而有無明的行;也就是因為無明,所以有無明的行。但我們還要進一步弄清楚,何以無明會造成無明的行,是怎樣的影響力,它的前因-後果是什麼。說明這一些內容和功能的,就是義說。

這樣來看,從無明一直到〖老-死〗,這一連串次第輾轉而起的十二支,本身也是一個法說,而是法次法說。是什麼法?生命的緣起法,在說明生命開展的一連串的因-緣-果。但我們不只要知道 無明故 有行、行故 有〖識〗、識故 有〖名-色〗…,還要了解「因為-所以」,也就是前因-後果;不只是了解 因在前、緣在中、果在後,而要掌握住 為什麼有這一些因-緣-果。

十二支的因-果關係,簡單說兩支相臨的是因-果。但若是三支合起來看,譬如無明-行-識,則無明是因-行是緣-識是果。但若加上名-色,則無明是因-行、識是緣-名色是果。而以老-死為果來看,則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此生有無明的投胎識,而中間所有的過程就是緣;意即生有(無明)為因,本有(行到生)為緣,死有(老-死)為果。

十二支緣起的法說、義說簡單說是這樣,但絕不像我們表面所見如此。即如 有一次佛陀說「緣起甚深」,阿難尊者馬上回應說:「老師,我看起來很淺顯,應該不是那麼樣深。」佛陀就笑了:「你還是習慣性不改,生生世世都和我唱反調。我說深,你偏說不深,連這一世也一樣。」

「在無量生以前,我是阿修羅王,你是我的孩子。有一天,我站在大海最深的地方,你看海水只到我肚臍眼這樣的高度,而自己的身高已到達我的乳線,所以就走了過來。」

「你快要衝過來的時候,我趕緊阻止你,告訴你這裡很深。可是你不相信,說我騙你,結果走沒幾步,馬上就要滅頂了。那是我用法力讓下半身延長的關係,其實海水是很深的。」

假設〖緣起〗只有這十二個名相,學佛的人,只要小學的程度,每一個字都會認識,不會錯誤。可是 真正對緣起的了解,不是在這個名相,而是在「因為-所以」。因為有無明,所以有行的結果;因為有無明和行的因-緣,所以有識的結果…。這一種「因為-所以」的必然性,就是〖緣起性〗。

「緣起甚深」是在於緣起性,而要〖現觀〗緣起,就是看出緣起性。

我們說「見法-得法-入於法」,實際上也是緣起,也是緣起性。緣起性 就是法性,就是 心性,就是 佛性,也就是禪宗大作文章的明心見性。所見的到底是什麼?就我所了解的,那就是法性,就是緣起性,或是這個課程日後會詳細說明的〖〔此緣性〕〗。

此緣性就是緣起性,最典型的例子就是〖舍利弗〗尊者在聽到〈因緣頌〉之後就開了法眼,因為他掌握住緣起性。

我們再看〈阿含要略〉引用的經文,所引用的是《雜.298經》。

佛陀呼叫比丘們,我今當為你們說緣起法的法說和義說。什麼是緣起法的法說呢?「此有故 彼有,此起故 彼起;此無故 彼無,此滅故 彼滅。」

這個有 涵蓋無,還有 生和滅,也就是有-無、〖生-滅〗。有這樣的因或者因-緣,所以有這樣的結果;會有這樣的果,是有前面這樣的因或者因-緣。假設維持結果的因-緣沒有了,這個結果也不存在了。結果會生起,就是因為有前面一連串的因-緣先生起,這個結果才會後生出來。一樣的,維持結果的因-緣消滅了,結果也消滅了。

而這樣,「此有故 彼有」實際上涵蓋了有-無、生-滅。所以假設提到「此有故 彼有」,我們馬上會連想到,不僅是有而已,有-無、生-滅都包括在這裡。

「此有故 彼有」就是「此無明 有故, 而有行」。無明若滅了,行也會滅;無明若生了,行就會生,所以說是「此有故 彼有」,而涵蓋著有-無、生-滅,一一展現開來。這是法說。

接著是義說,「緣無明 行者,彼云何為無明?」無明是一個法說,說明為什麼有無明的內涵就會產生無明的行的結果,這就是義說了。

無明的內容是什麼?倘若一個人,他不知道有〖前際〗, 就是過去世,也不知道有〖後際〗,就是來世,也不知道〖前後際〗,即過去與未來中間的當前的現在世,所以就是不能掌握〖三世〗。

而三世,過去-現在-未來,不僅是三個生命旅程而已。前世,不只是一生,是有無量生的前世;今生,則只有一世;但來世也是有無窮的來世。

所謂因-果通三世,若不能肯定有三世的話,對因-果的了解、對因-果的說明,都不能夠很透徹。

基督教徒不相信有三世,他們認為只有兩世而已。我們是上帝之手藉著父母創造出來的,所以才有今生這一世。而來生,也只有一生,去向則和你今生的所作所為有關。

若今生信仰基督教、遵從基督教的誡命,認真地按照《聖經》來生活,來世就會到天堂;若不依基督教義來生活,來世則會到煉獄。因來世也只有一世,也不會再改變。

雖然都是同一個上帝創造,可是這一世有人幸福,也有很多不幸的人。幸福的人好像沾沾自喜,但是過得不幸的人可以埋怨上帝嗎?不幸的人如果向牧師、神父請教的話,他們會說:「你這一世之所以過得那麼不順利,那是上帝特別甄選你,讓你來顯現。顯現什麼?像這樣不幸的生命、生活,都還能遵守上帝的教導,表示你一定比那一些幸福的人更符合上帝的要求。所以這一世過了,保證生天,而生天的位階一定比那一些今世幸福的人更高。」這樣那些不幸人就會接受,而甘願受苦。

真的是這樣嗎?但能言善道的宗教師總有許多說法可以讓人相信。而印度教徒、婆羅門教徒,或是印度大部分的人,都還是認為:前世因-今世果,今世因-來世果。因-緣-果通三世。

「不知於內、不知於外、不知內-外。」剛才說的是時間,現在是空間的問題;所說的空間就是人際關係。

個人在家庭裡,有同胞兄弟、有父母,結婚了,有你的另一半、還有親生的子女在。若以每一個人為內,其他的家人則為外。內-外間互動很緊密,所以不能只顧自己、不顧家人,要彼此和諧、互相照顧,家庭才能長久。以家庭來說是如此,若以鄰里來說,家庭是內,鄰居則是外。再擴展至村落、城鎮、城市、國度,甚至整個宇宙來看,都有內和外。

實際上,我們的生命-生活、我們的身-心,都會受到周遭影響。不僅是所有的社會環境,也包括物質世界的環境。所以 我們說要環保,環保做得不好,直接影響我們的生活品質、生命發展;心靈的素質高低,也會影響執行環保的程度、效果。這就是內-外,內是心靈環保,外即環境的保護。

「不知業、不知報、不知業-報」。是說不相信〖善業〗有〖善報〗、〖惡業〗有〖惡報〗、〖〔道業〕〗有〖道果〗。

「不知佛、不知法、不知僧」。對佛教徒來說,認識〖三寶〗是很重要的。所以我們要曉得,由〖念佛〗而知道佛陀〖〔十號〕〗的功德;由〖念法〗而知道佛法之所以為寶的功德;由〖念僧〗而知道賢聖僧伽的功德,知道要尊敬依法奉行的前輩們,包括當代許多善知識,並向他們學習。

我們不僅要認識三寶,更重要的是要〖歸依〗三寶。對於生身父-母,如果有孝心的話,要鼓勵他們歸依三寶。但不能用強迫的方式,善巧地引導、誘導他們。最好是努力扮演好子女的角色,讓父-母感動,父-母會想,為什麼自己的子女會這麼好,和別人家的不一樣?他會去觀察,尋找原因何在,結果發現自己的子女信奉三寶,所以對三寶開始有歸依的傾向,此時我們再引導他。最好是讓父-母主動地要求歸依三寶。到時如果有歸依的機會,不管是單獨或集體都可以,就可以帶領他們歸依三寶了。

如果你們能開法眼更好,因為可以協助生身父-母開法眼,那才是盡大孝。以佛陀的立場來說,怹最後一生,父親是淨飯王( Suddhodana ),母親是摩耶夫人( Mahā-yāma),而佛陀成佛第五個年頭,即回故鄉度化父親開了法眼。第六年,因生母在生下他七天之後就往生〖忉利天〗了,所以就到忉利天去為母說法,也讓生母開了法眼。由此可知佛教對大孝的定義,絕不只是孝養、孝順而已。

孝養,只要讓父母衣-食-住-行無缺就可以了。孝順則比較難,有時父母很不明理,不合情理的要求很多,若能忍住,就是孝順。所以孝順大於孝養,有錢就能孝養,但不見得能孝順。可是以佛陀的觀念,大孝是使父母開法眼,因為開了法眼,必定會超越輪迴。而帶領、引導他們出離三界,這樣才算盡孝。

「不知苦-不知集-不知滅-不知道」,也就是不曉得有〖四聖諦〗。四聖諦是在說明生命的染-淨因果,但這只是初步而已,真正的是要 現觀苦-集-滅-道。

「不知因-不知因所起法」。〖因所起法〗就是果。整句話的意思是,不曉得什麼是因,也不知道什麼是因所形成的結果;也就是不了解因-果。

「不知善-不善」,善-不善也就是善-惡,所以是不能分別。「有罪-無罪」,有過失的行為就會獲罪,反之則不會,所以不能明白怎樣的行為是有過失的,就不能避免罪報。

「習-不習」,習是〖習近〗。若和壞人習近,本來沒那麼壞會愈來愈壞;若親近善士,會受善士影響而改過-遷善。所以我們要懂得分別什麼是可親近的,什麼是不可以親近的。

「若劣-若勝」,人-事-物都分為上、中、下品,勝就是上品,劣就是下品。對於別人寧可放寬一點,但我們要懂得自我要求。「染汙-清淨」,會汙染我們心行的行為,千萬不要沾染;而能離染的行為我們要多做,這樣不但不會受汙染,還會淨化身-心。

「分別緣起-非緣起」,其關鍵在是否如法,若如法則符合緣起,不如法則是非緣起。

「於六觸入處不如實知」,修行的關鍵就在生活中〖六觸入處〗是處於〖明〗或無明。所謂根-境-識三合生觸,實際上根-境-識三合就是生活的過程。從一張開眼睛開始,不管主動、被動,六根即對六境;睡覺時,五官雖然不對五境,可是白天接觸的印象變成法塵、法境,也在影響我們。

然後觸生受-想-思。〖受〗是感受,感受從觸來,〖可意〗觸 生〖樂受〗,〖不可意觸〗生〖苦受〗,〖可-不可意〗觸 生〖捨受〗。〖想〗,六根對六境,有總相知,我們由此認識外界。而〖思〗,是指受和想會落入我們的心田裡不斷耕耘,不斷胡思亂想。而這樣的狀態,就涵蓋了知-情-意,即我們的心 ── 心情、心意與心智,然後身-口-意隨之反應出來,而造惡業、善業或道業就在這當下。

外來刺激透過五官進入我們的身-心,身-心的知-情-意會以身-口-意的行為反應出來,投射到外界,影響到環境,內-外息息相關。就像我住的大廈,樓上有住戶會直接把啤酒罐、菸蒂往天井丟,因為他認為反正有人會清理,何必那麼麻煩呢。

聖人在生活過程中,都是啟動八支聖道在操作,所以六觸入處一定是明。而凡夫 無明,因此一直在加強惑-業-苦的三輪轉,也就是強化六道輪迴。

無明 就是對以上所說,均「不知、不見、無 無間等、闇、無明、大冥」。〖無間等〗就是現觀,現觀不是用〖肉眼〗、心眼、〖天眼〗,而要用〖法眼〗〖慧眼〗才能辦到。沒有無間等,就是愚癡,就會闇無天日,而是黑漆漆的一片。

以上我們藉著說明法說、義說,也順便解釋了緣起、無明等重要的法義,讓同學們先淺嚐佛法的滋味,隨著課程進度,我們還會更詳細地說明,同學們不用擔心。

2.【法次法 說】

〖法次法說〗包括兩種,一種是修行的次第,一種是說法的順序,而這裡指的是說法的順序。其實說法的順序 若說到修行,也等於是修行的次第了。

佛陀說法有怹一定的順序,也就是符合因-緣-果、合乎人-事-物發展的過程一一地說出來,不會以緣為因、倒因為果。此外,符合邏輯的要求來說,包括小前提、大前提,然後結論,類似如此的,也是一種順序。

佛陀說法一定〖如法〗而說,一定隨順說法的次第而說,可是弟子們不一定做得到,但好弟子因為已經了解佛陀說法的要求,一定會按照佛陀所說的來說。

如果是佛陀曾經說過的,他一定會按照佛陀所說的過程一一地說出來。如果是佛陀沒說過的,但曾經開示過類似的問題,他就會以他所了解的佛法,思惟佛陀應該會怎樣說,然後按照次第,第一、第二順序地說出來。

但最後他一定會說:「這個問題,我並沒有直接聽佛陀回答過,我是就我所理解的佛法來回答你,請你暫時參考。等我遇見佛陀,會將你的問題、還有我回答的過程一一回報佛陀。若佛陀〖印可〗,那我就不會來找你,表示我說的沒有錯誤;但若佛陀有調整我說法的內容、順序,那我一定會再回來找你,加以更正。」

而在遇到佛陀時,他們通常會問佛陀:「為如說 說,如法 說耶?法次法 說,不為餘人以同法來訶責耶?」(《雜.95經》)

意思是求佛陀證實他所說 的確是「如佛所說 而說,如法 正確地說,對法 隨順次第地說,不會被他人加以指責說錯法」,這是求佛陀印可,就相當於核對印鑑一樣。

同樣的,雖然我們閱讀的經典都是翻譯的,而它的順序有時已經經過調整,但都是翻譯者仔細考慮之後,才用漢文的思考模式一句一句安排下來的。所以我們只要依序持誦下來,就能把握住正確的〖法說〗及〖義說〗。


3.【先說 端正法,……次說 正法要】 「如諸佛(常)法,先說端正法,聞者歡悅;謂:說施、說戒、說生天法,毀呰欲為災患生死為穢,稱歎無欲為妙、道品白淨。世尊為彼說如是法已,佛知彼有歡喜心、具足心、柔軟心、堪耐心、勝上心、一向心、無疑心、無蓋心,有能力堪受正法,謂 如諸佛 說正法要,世尊即為彼說苦、習、滅、道。」☞(《中38》 大1,479c¯6f.)

4.【說 增上法】 「爾時,尊者羅睺羅往詣佛所,稽首佛足,退坐一面;白佛言:『善哉!世尊為我說法,我聞法已,獨一靜處,專精思惟,不放逸住……見法自知作證:……自知不受後有。』爾時,世尊觀察羅睺羅心解脫慧 未熟,未堪任受增上法;問羅睺羅言:『汝以授人五受陰未?』羅睺羅白佛:『未也;世尊!』佛告羅睺羅:『汝當為人演說五受陰!』爾時,羅睺羅受佛教已,為人演說五受陰;說已,還詣佛所。……為人演說六入處……為人廣演說尼陀那已華來詣佛所。…… 爾時,世尊復觀察羅睺羅心解脫智未熟廣說;乃至告羅睺羅言:『汝當於上所說諸法,獨一靜處,專精思惟,觀察其義!』爾時,羅睺羅受佛教敕,如上所聞法、所說法,思惟-稱量,觀察其義;作是念:此諸法,一切皆順趣涅槃、流注涅槃、後住涅槃。爾時,羅睺羅往詣佛所……白佛……爾時,世尊觀察羅睺羅,心解脫智熟,堪任受增上法,告羅睺羅言:『羅睺羅!一切無常;何等法無常?謂:眼無常,若色、眼識、眼觸,如上無常廣說。』」☞(雜200 大2,51a16f.)

5.【四事之教】 「時,佛在毗舍離 㮈衹園中,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,漸漸復在人中遊化;是時,世尊還顧 觀毗舍離城,尋時便說此偈:『今觀毗舍離,更後不復觀;亦復更不入,於是當別去!』是時,毗舍離城中人民,聞說此偈,普懷愁憂,從世尊後 各各墮淚,自相謂曰:『如來滅度,將在不久,世間當失光明。』世尊告曰:『止!止!諸人!勿懷愁憂,應壤之物,欲使不壞者,終無此理。吾先以有此 四事之教,由此 得作證;亦復與四部之眾,說此四事之教。 云何為四? 一切行無常,是謂一法;一切行苦,是謂二法;一切行無我,是謂三法;涅槃為滅盡,是謂第四法之本。 如是,不久如來當取滅度,汝等當知 四法之本,普與一切眾生而說其義!』」☞(增42.3 大2,748c¯3f.)

6.【俗數法 ∾ 第一義空法】 「爾時,世尊告諸比丘:『我今當為汝等說法,初中後善,善義、善味,純一滿淨,梵行清白,所謂第一義空經;諦聽善思!當為汝說。云何為第一義空經?諸比丘,眼生時無有來處,滅時無有去處;如是,眼不實而生,生已盡滅,有業報而無作者,此陰滅已,異陰相續,除俗數法。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亦如是說,……除俗數法。俗數法者,謂此有故彼有,此起故彼起;如無明緣行,行緣識,廣說……乃至純大苦聚集起。 又復,此無故彼無,此滅故彼滅;無明滅故行滅,行滅故識滅,如是廣說……乃至純大苦聚滅。比丘!是名 第一義空法經。』」☞(雜335 大2,92c13f.); ref. pp.5-87,5-153


課程講解內容

3.【先說 端正法,……次說 正法要】

佛陀對於來到怹面前的好人,會先評估他對業-報、因-果、善-惡的分辨是否建立好,若沒有的話,就會先為他〖說施〗〖說戒〗〖說生天法〗。

說施,就是說〖布施〗有〖功德〗;說戒,就是說〖持戒〗有功德。布施和持戒有什麼功德、什麼好處?可以保持你〖人道〗〖天道〗的身份不失。為了修行,所以要再生為人;當然若你希望來世生天享福,也可以生天。

可是說生天法 不是鼓勵大家生天,而是要以天為鑑,讓我們明白 天上的神明之所以能享福不是沒有條件的。是他們前一世生為人,做了許多好事,而且持戒不犯,才會有這麼樣的結果。

然後再反觀自己,有沒有這樣的〖信〗〖戒〗〖聞〗〖施〗〖慧〗。也就是有沒有這樣的〖正信〗、這樣的〖持戒清淨〗,有沒有多聽聞佛法、布施救濟其他需要的人,或是開發智慧等等。如果自己也具足了這一些條件,不是同樣也可以生天嗎?

可是要了解,天以人間為善趣;他們曉得,雖然就享福來說,天是勝過人間,但學佛、修道 還是人間比較理想。

所以天神也後悔移民到天上,可是福沒有享盡就不能離開天;而即使享福盡了,也不一定會重回人間,有時候會到〖三惡道〗。

所以說生天法,不是鼓勵大家移民到天上,而是要讓大家明白,往生天上需要信-戒-施-聞-慧五個條件。不一定全部具備,五分之二、五分之三、五分之五 都可能。具足了條件就可以在人間繼續修慧,也可以生天享福,這之間的關係也表示了因-果的存在。

但我總想,有智慧的人不會糊塗地跑到天上享受;因為人間同樣也可以享受,而更可貴的,人間才有更多的機會來學佛。

接著來看〈阿含要略〉的引文:

「如諸佛法」,應當是「如諸佛常法」,這意思是說,先說〖端正法〗、次說〖正法要〗實際上是十方三世佛陀常態的一種作法。

對還沒有建立正確業-報、因-果觀念的好人,諸佛會先為他說端正法,所以端正法就是正確的業-報、因-果觀念。

怎樣才算正確?明白欲是「災患」、有漏的「生-死」是染汙的,所以要〖無欲〗,也就是〖離欲〗。如何離欲?就要修行七〖覺支〗、〖〔三十七菩提分法〕〗來淨化身-心,使身-心〖白淨〗,這樣來世才能往生人間,繼續修行。

假設對方聽了這一些法,而有「歡喜心-具足心-柔軟心-堪耐心-勝上心-一向心-無疑心-無蓋心」,有這樣心態的人則「堪受正法」,也就是有條件可以聽懂〖正法要〗了,而正法要就是〖苦-集-滅-道〗〖四聖諦〗。

如果來親近佛陀的人已經具備非常明確、正確的業-報觀念,佛陀就不會再說端正法,而直接為他說正法要。

譬如〖五比丘〗的〖阿若憍陳如〗。雖然佛陀〖〔初轉法輪〕〗,一來到〖鹿野苑〗,就直接為五比丘開示四聖諦,但其實這是針對阿若憍陳如說的,而對其他四位,還要提醒他們信-戒-施-聞-慧的重要性,而這四位日後也要確立好端正法後,回憶起佛陀為他們所說的四聖諦才開悟的。

4.【說 增上法】

雖然聽聞苦-集-滅-道開了〖法眼〗,但最重要的,還是要〖漏盡〗;若不能漏盡,佛陀就進一步說〖增上法〗。

增上法是最高的層次,即〖無常〗〖苦〗〖無我〗〖無生〗;無生就是〖涅槃〗〖寂滅〗。而這四者即後代經典所稱呼的四法印。

關於增上法,我之前也說明過了,從佛陀教導羅睺羅(Rāhula)尊者最直接成就漏盡阿羅漢的方法的整個過程,我們要注意到的是能接受增上法的條件,也就是要了解〖五陰〗和〖六入處〗法門,還有苦-集-滅-道四聖諦、〖尼陀那〗(nidāna 因緣)法門。

由五陰,是就心理學對身-心進行了解;由六入處,是就生理學對身-心進行了解。而尼陀那法門,不同於前二者是靜態的分析,而是動態地 理解身-心、還有身-心在生活過程中的因-緣-果,包括苦-集-滅-道、〖十二支緣起〗的生-住-異-滅等等,如此才能〖現觀〗無常-苦-無我,作證無生。

這個理解當然不是用平常的心態,而是要用法眼和〖慧眼〗。因此一定要對①陰、②處、③尼陀那有一定水準以上的理解之後,才能堪任受增上法。

因此佛陀在羅睺羅尊者為同學們講解陰、處、界、尼陀那法門之後,提醒他思惟:「為什麼你要求我直接了當指導你漏盡涅槃的方法,我卻要你向同學們講解陰、處法門,還有苦-集-滅-道、十二支緣起法門呢?」

羅睺羅尊者透過教導他人,對陰、處、尼陀那法門的內容有了更深入、更廣泛的體會和了解,再經過佛陀的提醒,終於想通了,而結論道:「此諸法一切皆 順趣涅槃、流注涅槃、後住涅槃。」(《雜.200經》)

「此諸法」就是指陰、處、尼陀那法門;「順趣」,巴利語是ninna,意思是傾向,傾向涅槃。

我們以中國大陸為例,西邊海拔較高,東邊臨海,所以黃河、長江、珠江,所有的河流都是由西往東流,都是傾向、流向黃海、太平洋,這就叫順趣。

而「流注」的巴利語是poṇa,是斜向的意思,斜向涅槃,涵義和順趣是一樣的。

「後住」,巴利語是pabbhāra,也是傾和斜的意思,但程度更大,傾斜,而在其他地方,譬如《雜.694經》,則將其翻譯為「浚輸」,意思是一樣的。

向涅槃傾斜,意思是陰、處、尼陀那法門都有許多能讓我們開悟的教材,並且抵達涅槃海。就像河流總是往低處流一樣,最終流入大海。

當羅睺羅尊者說出這番心得後,佛陀知道他終於〖根熟〗了,也就是接受增上法的條件具備了,於是接著對他說:「一切無常。」

所謂「一切」即〖六六法〗,所代表的就是眼-耳-鼻-舌-身-意等六根對色-聲-香-味-觸-法等六境 產生的一連串反應。先產生〖六識〗,然後有一連串的〖六觸〗〖六受〗〖六愛〗,因為有六個六,所以稱六六法。

一切是無常的,意即六六法,也就是我們身-心的反應、活動通通是無常的。

花開-花謝,是無常;本來沒有下雨,現在下雨了,是無常;昨天才刮的鬍鬚,今天早上一摸,怎麼又長出來了,這也是無常。

可是這樣的認識 只是意識上的知道而已,並不等於是現觀。現觀,是以〖平等慧如實觀〗—— 如實地以正慧觀它;若能以平等慧如實觀,所觀得的就是「一切是無常的」,也表示你是用〖無間等①〗—— 面對事物 已無任何阻礙、隔閡,無過與不及,平等、完整地如實觀察。這需要法眼開才能辦到。

我們透過尼陀那 動態地了解身-心的一切生命現象,而現在問題是,如果你沒有打好五陰、六處法門的基礎,根本沒有辦法掌握到身-心微細、動態的因-緣-果,也不可能曉得生命是一連串的因-緣-果,都是〖緣起〗、緣生-緣滅的。

〖生-滅〗就是無常,有生-有滅就是無常;因此生-滅無常是透過緣起知道的。掌握到緣起,甚至於掌握到緣起性,才能發現生-滅是無常的,如此就看到無常性了。無常性就是沒有常性;因為緣生-緣滅,所以是無常性。

進一步,受苦-受樂也是緣起的,不是絕對的;所說的苦現觀就是發現到苦是緣生-緣滅的,不是絕對的樂、或者絕對的苦。

有生-滅無常,變異-無常,那表示無我——我沒有辦法對它主宰。

所以我們要了解,苦性、無我性,這一些都是〖法性〗。所謂法性,即法的真實狀態。而會無常、會苦、會無我,是因為緣起、緣起性,所以緣起性是法性。

透過時間來看 是無常性,透過空間來看 是無我性。那麼這一些 實際上都需要法眼、慧眼,也就是需要有一定的條件,而不會憑空就讓你見性,讓你明心見性。

現代人流行參禪,但沒有條件而想明心見性,如同緣木求魚。所以羅睺羅尊者陰、處、尼陀那法門都還沒有調理好之前,佛陀也不會讓他參禪。因為對於生命-生活的表面現象,都還沒有弄清楚,怎麼可能透視生命-生活中的實相-真理呢?

所以,如果我們對佛法不具備一定程度的理解,而想要端坐參禪、想要開悟,除非你前世已經鍛鍊好了,已經條件具備了,所以這一生不必從頭學習,可以直接在禪堂參禪。否則的話,不是參禪不能開悟,我們只能說,條件不具備的人參禪只是坐禪,只是在那裡靜坐不動而已。

5.【四事之教】

〖四事之教〗的意思是說,佛陀一生教導中,其中最重要的四種事情。根據《增.42,3經》的說法,包括一切行無常、一切行苦、一切行無我、涅槃為滅盡。

這四事涵蓋九種事,而我們透過九種事要了解的,就是無常、苦、無我,還有 無生涅槃。

同樣在《增.42,3經》,也稱它作〖四法之本〗,意指此四法是佛教的根本,也是佛陀最在意的。在《增.26,9經》則另有〖四法本末如來所說〗的名稱,這更強調出〖本末〗二字。本是佛陀成佛,末是佛陀入滅;從佛陀成佛到入滅為止,中間45年,如來所重視的,就是這四事之教、四法之本。也因此,後代經典名之為四法印,是用來鑑別對佛法的理解是否正確。

但這個鑑別,是自己印證自己,而不是請求佛陀給我們印證是否現觀這四事。只要你開法眼,而是非常客觀地評估,你就可以自作證現觀 無常-苦-空-無生。

6.【俗數法 ∾ 第一義空法】

〖俗數法〗和〖第一義空〗法,相當於後代《中論》所說的世俗諦與第一義諦。而這〖二諦〗,都是透過緣起來掌握的。緣起,實際上包括緣滅;由緣生-滅都是緣起。

什麼是緣起?所謂「此有故 彼有,此生故 彼生」,這是站在世俗諦說有和生;「此無故 彼無,此滅故 彼滅」,則是站在第一義諦說無和滅。有、生是站在有—— 存有、存在,而無、滅是站在空。表相來看,有因-緣-果,就是世俗諦;實相來說,因無自性-緣無自性-果無自性,無自性 就是空性,所空的 只是自性空,不是空掉因-緣-果,而誤認為 沒有因-緣-果。

我們說因無自性-緣無自性-果無自性,那是第一義諦說的;世俗諦,還是有因-緣-果。某一些主因、某一些助緣,會帶來一定的結果,這是世俗諦;也就是生命隨順緣起而有因-有緣-有果。透過緣起發現因無自性-緣無自性-果無自性,是空性;也因為有空性,所以有因-緣-果的一連串的變化。而因-緣-果的一連串的變化,就是緣起性。

以印順導師的話來說,有緣起的生滅面和寂滅面。掌握到因-果的生-滅方面,那是透過「此有故 彼有」,但是這個「此有故 彼有」包括生-住-異-滅、有-無-生-滅。而第一義諦所說的空性、無自性,那是站在緣起的寂滅面來看待人-事-物。

所以緣起有兩面,而我們要通觀兩面。緣起的生滅面,就如拳頭的外觀,是表面。放掌,翻過來看手心,就是裡面,是寂滅面。生滅面,是表面、或者表相,那是世俗諦的觀察;寂滅面,是裡面,也就是實相,那是第一義諦的觀察。

這樣來看,對於緣起的掌握,實際上是要具有相當的智慧才可以想得通的。


③ 【聲聞(弟子)的學習】

(1)【原則】:

1.【導向涅槃 V 導至涅槃】 「彼比丘(弟子)厭-離欲-滅盡向,是名為 學。」(雜345 大2,95b¯10f)

2.【學八正道】 「何等為 學? 謂:學正見成就,學正志、正語、正業、正命、正方便、正念、正定成就。」☞(雜761 大2,200a-14f);《S.45.13》;《S》v.14↑10f

3.【三無漏學】 「時,有外道出家名曰 尸婆,來詣佛所……白佛言:『瞿曇!云何為學?所謂學者,云何學?』 佛告尸婆:『學其所學,故名為學。』 尸 婆白佛:『何所學?』 佛告尸婆:『隨時學增上戒、學增上意、學增上慧。』 尸婆白佛:『若阿羅漢比丘,諸漏已盡,所作已作,捨諸重擔,逮得己利,盡諸有結,正智善解脫;當於爾時,復何所學?』 佛告尸婆:『若阿羅漢比丘,諸漏已盡……乃至正智善解脫;當於爾時,覺知貪欲永盡無餘,覺知瞋恚、愚癡永盡無餘。故不復更造諸惡,常行諸善;尸婆!是名為 學其所學。』」☞(雜976 大2,252b-2f.)

4.【學戒、學三味、學慧、學解脫→ 無學戒、無學三昧、無學慧、無學解脫】 「(尊者阿難)語摩訶-男:『學人有戒-無學人亦有戒;學人有三昧-無學人亦有三昧;學人有慧-無學人亦有慧;學人有解脫-無學人亦有解脫。』 摩訶男問尊者阿難:『云何為學人戒?云何為無學人戒?云何學人三昧?云何無學人三昧?云何學人慧?云何無學人慧?云何學人解脫?云何無學人解脫?』 尊者阿難語摩訶男:『此聖弟子住於戒,婆羅提木叉律儀,威儀行處,受持學戒;受持學戒具足已,離欲、惡、不善法……乃至第四禪具足住。如是三昧具足已;此苦聖諦如實知,此苦集如實知,此苦滅如實知,此苦滅道跡如實知。如是知、如是見已,五下分結已斷、已知,謂:身見、戒取、疑、貪欲、瞋恚,此五下分結斷;於彼受生得般涅槃阿那含,不復還生此世。彼當爾時,成就學戒、學三昧、學慧、學解脫;復於餘時,盡諸有漏,無漏解脫,慧解脫,自知作證:我生已盡,梵行已立,所作已作,自知不受後有,彼當爾時,成就無學戒、無學三昧、無學慧、無學解脫。 如是,摩訶男!是名世尊所說學戒、學三昧、學慧、學解脫,無學戒、無學三昧、無學慧、無學解脫。』☞(雜934 大2,239a10f.)

(2)【方式】:

1.「若於色(等五陰)說是生 厭-離欲-滅盡-寂靜法者,是名(善說法之)法師。」☞(雜26 大2,5c15f.)

2.「若聞色(等五陰)是生 厭-離欲-滅盡-寂靜法(者),是名多聞(者)。」☞(雜25 大2,5c4f.)

3.〔於色(等五陰)思惟,生 厭-離欲-滅盡……。〕

4.「於色(等五陰)向 厭-離欲-滅盡,是名 法次法向(者)。」☞(雜27 大2,5c¯5f.)

5.「於色(等五陰)生 厭-離欲-滅盡,不起諸漏、心正解脫,是名 比丘見法涅槃。」→(雜28 大2,6a6f.)


課程講解內容

研究佛法、學習佛法,一定要把握佛陀 說法的原則跟主要方式。

佛陀說法一定符合真理-實相,特別是有情界的生命-生存的真理-實相。此外,佛陀凡有所說,一定會顧慮到對方是否喜歡聽、是否能聽懂,而會想方設法 讓他喜歡、理解。但最重要的,還是要使對方得到利益;如果對方得不到任何利益,即使他再喜歡聽,佛陀也不會說。

而利益,〖法說〗有〖法饒益〗,〖義說〗有〖義饒益〗,若能認識佛法的內容和功德,就會實踐它,成就涅槃。

佛陀曾說,怹 說法的目的是為了使眾生漏盡涅槃;唯有漏盡涅槃才不會在〖六道〗〖輪迴〗。要涅槃,有其先決條件,即〖三明〗〖心解脫-慧解脫〗等等。

佛陀說法的方式就是配合著原則來進行;也就是先說有用的法而使對方得到法饒益,再說明這些法的功能、效果而使對方得到義饒益,但更重要的是要有〖梵行饒益〗。這個梵不是泛指婆羅門的梵,而是清淨。我們的身-心沒有惑、業和有漏的苦,才是達到究竟的梵行。

我們身為佛陀的弟子,在了解佛陀說法的原則和方式之後,就要配合著它來學習。

(1) 聲聞弟子學習的原則:

1. 學 厭-離欲-滅盡 → 導致涅槃

2. 學 八支聖道

3. 學 三無漏學

4. 學習 成就五分法身慧命

這樣的學有特殊的定義,就是能產生 厭-離欲-滅盡的 才算是學;而滅盡就是涅槃。

厭,討厭〖三結〗,斷三結,成就〖須陀洹果〗。三結斷,甚至於貪-瞋-癡淡薄了,成就〖斯陀含果〗。而欲界的漏 ——〖五下分結〗都捨離了,成就〖阿那含果〗。〖〔五上分結〕〗,一切結都滅盡了,就是〖阿羅漢果〗位。換句話說,我們的學,實際上是要完成無漏的、使漏化無的學習,所以這與一般教育部的學校制度不同。學校制度是教育國民 德-智-體-群-美,或者 有一技之長可以謀生;但佛陀所教導的 不只是要讓我們活得更好,更重要的是,藉著生活的過程發現一一的漏,並且把它一一地排除。

厭-離欲-滅盡,用其他的說法,就是操作〖八支聖道〗〖〔三無漏學〕〗,同樣可以達到初果、第二果、第三果、第四果,而最重要的,就是具備〖法身〗〖慧命〗。

一般人只有〖色身〗性命,也就是父母所生的肉體,而聖人除了色身性命外,還具備法身慧命。法身慧命不是父母生給我們的,也不是佛陀加持給我們的,是我們按照「三無漏學」修行才有的。

持戒,戒無漏學,有戒法身;修定,心無漏學,有定法身;發慧,排除煩惱,有慧法身;排除煩惱,有一一的解脫,有解脫身;一一的解脫,一定要再肯定真的解脫了,就有解脫知見身。

色身性命只是一期的活命而已,可是法身慧命是盡未來際,可以繼續不斷。如果我們這一生開始有法身慧命,下一生自然就會銜接法身慧命的工作。

以上就是學習的原則,我們一定要把握學的定義—— 向 厭-離欲-滅盡來學習;換句話說,如果你學習而沒有四沙門果的成就,根本沒有學到什麼。

(2) 聲聞弟子學習的方式:

1. 親近善說法師《雜.26經》≒ A.親近善男子《雜.1125經》

2. 成就多聞 《雜.25經》≒ B.聽聞正法《雜.1125經》

➌. 內正思惟法義 ≒ C.內正思惟《雜.1125經》

4. 向法次法實踐《雜.27經》 ≒ D.法次法向《雜.1125經》

5. 成就見法涅槃《雜.28經》 ≒ E.見法涅槃《雜.1125經》

在《雜阿含經》五陰誦裡,其中25、26、27、28經,配合著〖〔四預流支〕〗,談到了聲聞弟子的學習方式。不過,它在次第上有些錯亂,而在內容上又缺少了〖內正思惟〗。因此我根據《雜.1125經》的內容將它補上,完成了上面的對照表,同學可以參考。

1.《雜.26經》,提到要「親近善說法師」。這個〖善說〗不是指 能言善道,而是這一位說法者所說的內容會讓你產生正確的學,而有厭-離欲-滅盡的效果;這樣的法師才能稱作善說法師。我們親近善說法師,目的是要從他那裡聽聞到佛法的法說、義說、法次法說,而要依法不依人。

2.我們聽法之後,要進一步成就〖多聞〗,這是《雜.25經》提到的。我們雖然聽聞了好多佛法,但若沒有正見、正志、正行,沒有厭-離欲-滅盡的效果,那還不能算多聞,也就是還聽得還不夠多。

➌.接著是內正思惟 法義,雖然這幾經都沒有提到,但根據四預流支應當是有這麼一經,所以我補了上去。

「內」是個人自己,也就是學佛的那一個人。我們學佛必須靠自己〖正思惟〗,別人替你想沒有用。而「正」是強調它不是胡思亂想,所以有時也翻譯作如理作意。

如理作意不只是理性而已,而是要合情-合理-合法。我們不論對待自己 或跟我們有緣接觸的每一個人,都要兼顧情-理-法。

我們的生活,不外待人-處事-接物-獨處,如果希望事-物能按照所預估的方式來發展,那你必須知道主要的因是什麼,然後事先播種下來。不過,要使這個主因開花-結果,還需要有好多的耕耘、照顧,譬如施肥、除草、灌溉等種種助緣,在這些因緣輔助下,最後才會開花-結果。

所以如果我們想要某個特定的結果,必需往前面推,看哪一些緣分需要具足。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有種子,要有根本的原因;沒有根本的種子,即使每天辛苦地在花盆裡面澆水,也不會成長任何植物,只是泥土溼了又乾,乾了又溼而已。

4.法次法向,應當是向法、次法而行。第一步是法,下一步是次法;不論做什麼事,特別是修行,一定要先明白第一步是哪一些方法,第二步是哪一些方法,接著第一、二步的第三步又是哪一些方法,然後一一地實踐,才可能有預估的結果可以收穫。

5.親近善說法的法師、成就多聞,再加上內正思惟,向法次法而實踐,最終的目的就是要成就〖見法涅槃〗。

見是現的古字,所以要讀作 ㄒーㄢヽ。見法就是此時此地;發現煩惱漏是此時此地,排除煩惱漏也是在當下進行,不是在來世-他方。

許多宗教給人的保證是在來世-他方;他方就是天堂,可是沒有死、今生沒有結束不能到天堂去,所以是有待來世。可是來世-他方很不確定、很渺茫。

而涅槃就是貪欲永盡-瞋恚永盡-愚癡永盡,一切煩惱永盡。即所有導引有漏生-死的因素完全從你的生命體裡排除乾淨,就好像嘔吐 吐光了、拉肚子 瀉光了一樣。

我們唯有親近善說法的法師才能聽聞正法,但聽聞正法只是耳根,記憶而已。內正思惟就相當於消化吸收,若真能自己如理作意思惟,那所聽聞的法就會融入人格當中,進而影響生活。而要改善生命-生活,就一定要做到,那就要符合法次法,也就是按照人-事-物 所以能形成的步驟一一地來充實、具足,這樣最後就能見法涅槃了。


④ 【阿含學】

(1) 增上善學(Adhikusalata-sikkha)

(2) 增上信學(Adhisaddha-sikkha)

(3) 增上戒學(Adhisila-sikkha)

(4) 增上心學(Adhicitta-sikkha)

(5) 增上慧學(Adhipanna-sikkha)

(6) 正解脫學(Sammavimutti-sikkha)

➄ 【阿含道次第】 cƒ.〈p.0-33f. O.§3-0-5 ➆【阿含 道次第表】〉 ⚫ (見)善人 →慚愧 →不放逸 →親近善知識 →恭敬順語 →樂見賢聖 →樂聞正法 →觀法義 →受持法 →翫誦法 →觀法忍 →生信 ◉ →正思惟 →精進→正念正智 →具威儀法 →護諸根 →三妙行 →四念處 →擇法 →正精進 →初禪 →第二禪 →第三禪 →第四禪 →見淨勤支 →度疑淨勤支 →分別淨勤支 →道淨勤支 →除淨勤支 →無欲淨勤支 →解脫淨勤支 →解脫知見 →涅槃 ◌

➅ 【學、道 過程♣表解】:


課程講解內容

我的《阿含要略》有兩個名稱,阿含學與阿含道;學就像學習的階梯一樣,要一個學程、一個學程持續來圓滿。

由下而上,增上善學是建立〖善根〗,增上信學是建立〖信根〗,有正見的正信,也就是開法眼之後,就能操作增上戒學、增上心學(或稱意學、定學)、增上慧學,即三無漏學,就可以達到究竟的解脫 —— 正解脫學。

前面我曾說過,有厭-離欲-滅盡的效果才算學,所以在信根還沒有完成之前,增上善學、增上信學的學都還是權說的,不是實說的學。

增上戒學有戒法身,增上心學有定法身,增上慧學有慧法身。而正解脫學,要解脫才有解脫身,然後再肯定已經解脫,就成就解脫知見身。這就是所謂〖五分法身〗。

唯有法身才有慧命。有戒法身就能防非止惡,有定法身就能隨時〖五蓋〗不起。有慧法身,只要一有煩惱,菩提就能馬上顯現。有一一的煩惱,有一一的解脫;有一一的解脫,再肯定一下,就有〖解脫知見〗。

一般人生病找醫生開藥,吃藥後,病好了沒,自己不見得曉得,唯有醫生才能肯定。解脫知見身就等於醫生肯定病好了一樣。病還沒有好,不能停藥;病好了,因為藥有藥理作用,若繼續服用,會有新的毛病。所以解脫知見也是很重要的。

而用身來形容,有它特別的涵義。身就是身體,包括頭蓋、軀幹、四肢,裡面有五臟、六腑,還有種種生理器官。而在巧妙的組合之下,我們才有一個健康的身體,而能面對人生。

就如同我們持戒,持戒一次就有一次戒的法身,持戒兩次、三次,這個法身就會愈來愈茁壯、增大。法身如果增大了,特別是戒法身,那防非止惡的功能、效果就會愈來愈加強。

我們去受戒,不管是三壇大戒、或者是菩薩戒,在整個儀式進行中,知-情-意會完全融合起來,而會發現日常生活中原來犯了許多錯誤,也有許多惡法在產生,然後知道要去防止它。其實這樣的效果就是戒法身,也就是一般所說的戒體。

五分法身的具足,要靠修行。我們可以說,增上戒學是修身,增上心學是修心,增上慧學是修慧。修身,是日常生活,包括衣-食-住-行-育-樂,就要用戒來規範,不能做錯。

修心,那是宗教生活,包括早晚課,念佛、拜佛、持呪、靜坐修禪那,都是修心。這是在日常生活中,特別要求自己有一段時間來加強修心。

修慧,那是般若慧的生活。般若慧的生活離不開日常生活;如果我們有般若慧,在待人-處事-接物-獨處的過程中,就能時時偵察,看有沒有煩惱起。一旦有煩惱起,就能馬上啟動對治那個煩惱的般若慧把煩惱消除。而消解一次,就有一次解脫的生活。

那解脫的生活只是解脫一次煩惱嗎?不是,有無量的煩惱在同一天產生,那就有無量的般若慧來對治煩惱,那就是過解脫的生活。

所以我強調學佛一定要配合生活來學習,否則的話,只是紙上談兵,只是滿足求知欲而已,得不到實際學佛究竟的利益。

➄ 【阿含道次第】

上列的阿含 道次第,是我濃縮〈阿含要略〉33頁「聲聞道次第表」而來的,未來還會詳細說明。

首先是個大黑點,中間針頭大的白點是象徵良知,能讓我們分別善-惡,而是理智的善。這是〖善人〗的基本條件。接著要培養〖慚-愧心〗,這樣在情感上才會有改過-遷善的傾向。而要確實改過-遷善,就要有〖不放逸〗的意志。能具足這三者,才算有善根,也是善學的目標。

能評估自己,也要能評估他人;只要是比我們更好的人,都值得親近,這就是〖親近善知識〗。那麼從親近善知識一直到生信,是屬於信學的範圍。

生信後,白點就擴大了,表示已建立信根,有了〖聖-出世間正見〗。只要有聖-出世間的正信的正見,就可以往後推動,而是真正的三無漏學。

從正思惟到〖三妙行〗是戒學,〖四念處〗到〖四禪〗是心學,〖見淨滅支〗到〖道淨滅支〗是慧學,〖除淨滅支〗到解脫知見是解脫學,最終要作證涅槃。涅槃無具體形象,但又是修行的目標,所以暫時用紅虛線的圓圈圈代表。

由上可知,阿含學有六個階段,每一階段都有它的次第,而銜接一一的學階,這樣就組合成圓滿的阿含 道次第了。

➅ 【學、道 過程♣表解】

接下來我將阿含學、阿含道統整成下表,方便同學們鳥瞰,先在心中建立一個藍圖,比對自己修行的成果。

人,是指 身分。我們曾經是外凡的身分,現在曉得有〖三寶〗,也歸依三寶了,就變成內凡。開法眼 證須陀洹果以後就成為〖有學〗,而唯有阿羅漢才是〖無學〗。所以從須陀洹果到〖向阿羅漢〗都是有學,或稱學人。

學,即學位,增上善學、增上信學 求學的過程等於學前;可是學成具足信根-信力,即是 見道-入學。唯有入學了 才能修學,完成 無學的狀態。

道,有道心,就是有良知、良心,具備分別善-惡的能力,對該做而沒做的善,會慚-愧,對不該做而做的惡,也會慚-愧。有分別善-惡能力,又開發慚-愧心,才會正勤於改過-遷善,那〖四正勤〗就會一一操作出來。

我們有〖道心〗,才曉得要覓道;像佛陀離家求道,實際上就是處於覓道的階段。透過覓道終於〖見道〗,而唯有見道才能修道,當修道圓滿時就證道了。

初學覓道的過程相當於四預流支,也就是信學的主要的過程。我們親近善士、聽聞正法,就會聽到佛陀的功德、佛法的功德、賢聖僧伽的功德,還有持戒的功德,然後經內正思惟再加以肯定,繼而自發自動地向佛陀求戒來持戒,成就〖四不壞淨〗。

四不壞淨,就是於佛不壞淨、於法不壞淨、於僧不壞淨、聖戒成就。不壞 就是不會改信。有些人信其他宗教最後來改信佛教,他的信就有改變。反過來,也有許多、甚至於出家人,出家十年、二十年以後,又改信其他宗教了。為什麼會改信?因為沒有成就不壞淨。如成就不壞淨,絕對不會再改信。

這個淨,實際上是信的意思,涵蓋了知-情-意,而有信忍(認識、認容)-信樂-信求。此時將對於三寶的信用淨來表達,實際上是要傳遞已經具有信忍-信樂-信求的成分存在。

一般宗教都強調信-望-愛,信是不能懷疑,若懷疑就是不信,就不會受到上帝、耶穌的眷顧。但是佛教認為的信,不僅要感情,還要經過理性判斷,以及貫徹的意志。

法,四不壞淨以後,才真正說得上是操作無漏戒學、無漏定學、無漏慧學、解脫學、解脫知見。以修學來說,前面三個條件為增上善學,再來的四個條件是增上信學,見道、開法眼就已經銜接到三無漏學了。三無漏學一操作,就構成五分法身了。

支,指主要的成分,善學要三善根具足,信學要四預流分具足,而聖人要五分法身具足。

這個表雖然簡單,但是 可以讓你們鳥瞰學與道是怎麼在配合的。


⑦ 【對《阿含》的「方法學的 佛學研究」】←【學術的方法】 ☆

(1) 文獻學的

(2) 哲 學 的

(3) 宗教學的

(4) 史 學 的

(5) 心理學的

(6) 社會學的

(7) 其他學科的……

⑧ 【「十法行」《辯中邊論 卷下》】←【 宗教的方法】 ☆

「《論》曰:『於此大乘有 十法行:

(1) 書寫;

(2) 供養;

(3) 施他;

(4) 若他誦讀,專心諦聽;

(5) 自披讀;

(6) 受持;

(7) 正為他開演文義;

(8) 諷誦;

(9) 思惟;

(10) 修習行。』」☞(大31-474b¯6f.)


課程講解內容

⑦ 【對《阿含》的「方法學的 佛學研究」】←【學術的方法】☆

學佛需要理性,而學術方法可以輔助我們釐清理性的部分;但也不要忽略,學佛同樣需要有美好的感情和意志。只是學術界要求客觀,對於宗教情操方面往往不是很認同,認為太主觀了。

理性的範圍可以客觀地研究,但感性的成分,那純粹是透過個人投入佛教的生活而感受到的。譬如我們去〖歸依〗,或者去受五戒、菩薩戒,若能完全投入整個過程,而感受到受戒的氣氛,那防非止惡的功能就會提昇。

我再舉一個個案給大家參考,法國遠東學院有一位研究員,Kristofer Marinus Schipper,中文名字施舟人,是他給自己取的。

他對台灣的紅頭道士很有興趣;紅頭道士是在家人可以擔任的,而一般不能娶妻的是黑頭道士。他為此特地來到台灣,在台南的元帥府,從打雜開始學習,然後按照道士養成的經過,按部就班地完成。最後也走了刀梯,是實實在在、有牌照的道士。

他的經驗反而加強了研究的可信度,使他成為世界有名的道士研究者。由此可知,宗教的研究,若不投入情感和意志,其內涵永遠都抓不到,也碰觸不到。

因此,我建議同學們,我們學佛,而佛是大覺者,好像只強調理性,其實不見得。佛陀大慈大悲,那是強調感情;一切智智相應作意,那是有般若慧來支撐的最美好的意志,而不是盲目的意志。所以成佛,是使我們人性的各個成分,都臻於完美的境界。

所以我們學佛、研習阿含,不能偏廢哪一部分。若你有能力,也有因緣碰到學術這部分,那當然也要進行。

學術的研究,強調文獻學、版本學,還有哲學、宗教學、史學、心理學、社會學等等。可以說每個學科實際上都有它特殊的學術研究方法,但我們要知道,研究方法不同,研究的內容跟結果就會有其差異性。

⑧ 【「十法行」《辯中邊論 卷下》】←【 宗教的方法】 ☆

關於十法行,這裡我引用的是《辨中邊論》,其實《無上依經》《大般若波羅蜜多經》( 大7,963a11~14) 也有相同的內容,而我就以這十種方法來說明宗教的方法。

同時我還要再強調一次,宗教的方法,知-情-意都要兼顧,不像學術,只要求客觀和理性。

⑴ 書寫。讀經需要眼到和心到,寫經的話,還要加上手到,甚至每寫一字就要頂禮一次,透過這樣的宗教模式來加深對佛經的印象。

⑵ 供養。鄉下的寺廟,有些環境較好的,一定會擺一套大正藏在大殿裡,不僅用最好的經櫃,前面還設有供桌,燒香、供花、供水。這無可厚非,也是因為尊敬佛法才有的表現。

但是所謂〖供養〗,應以〖法供養〗為最,就是依法奉行。對於佛法,只要看到、聽到,而能內正思惟、法次法向、依法奉行,就是對法最大的尊敬。

⑶ 施他,是布施經典給人。假設你送人《金剛經》,我想沒幾個人看得懂,只曉得你送的是經王,而會珍惜它

其實施他,不是直接送人經本,而要〖法施〗。譬如你送人《金剛經》,又善巧地為他說明:無我相、無人相、無眾生相、無壽者相,無法相、無非法相,或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等關鍵法句,讓他不僅聽進去,也能想,甚至想通、也做到了,那才是真正完美的法施。不然說穿了,經典也只是一堆紙而已。就有人開玩笑問,除了印經功德會,還有哪裡可以拿到經典?答案是檳榔攤。

那以上三種,在四部阿含裡都沒有提到,可見在大乘法門開展的階段,是需要透過這樣的方式來推廣佛法。

⑷ 若他讀誦,專心諦聽。這一點淨土宗祖師印光大師特別強調,他說,假設你聽到別人誦經,就把誦經的人當作本師釋迦牟尼佛陀在說法一樣,一句一句仔細聽、想明白,用這樣的心情聽經,會比較受用。

通常讀經時,我們的心可以放寬一點,讀一讀可以停下來,用手指按住讀到的地方,然後想一想,再繼續讀。

可是聽人誦經,只要有一句話打盹了,下一句話就很難聽清楚了。所以聽人誦經,也是訓練專注力的好機會。

而我們聽人誦經不是聽他有沒有唸錯,主要是聽經義,看自己能不能掌握。

⑸ 自披讀。古時經典都是以卷為單位,因為是用長條的紙,寫完後捲起來,而為一卷。所以看的時候,就要披開來;一方面展開,一方面收回來,這樣看下去。所以自披讀,也就是自己讀經的意思。

⑹〖受持〗,受指〖信受〗;持有二義:一是〖憶持〗(dhāraṇa)—— 記住佛法;二是行持 —— 奉行佛法

⑺ 正為他開演文義。佛法需要高明的人來開演文義,這樣資質差一點的人才有機會聽懂。

⑻ 諷誦,就是朗讀、背誦。

⑼ 思惟,假設佛法不透過內正思惟,就不會融入人格、融入心性裡面,自然不會使用它,也就得不到利益了。

⑽ 修習行,即依法奉行。不管是行 八支聖道、四念處,或是三十七菩提分法,都可以說是修習行。


⑨ 【閱讀《阿含經》的方法】♣←【自修的方法】 ☆

(1)依 藏經〈大正藏 V P.T.S.藏〉編集的次第,從第一經至最後一經 依次 閱藏。

(2)依《雜含經》、《中阿含》、《長阿含》、《增一阿含》的次序 閱藏。

(3)依「事相應」的次序 閱藏。

1.佛光山(佛光大藏經)

a.按編修完成次第;

b.按〈題解「導讀」〉之次第。

2.印順導師〈雜阿含經論會編〉

3.日本(國譯 一切經)

4.P.T.S.《Saṁyutta-nikāya》;日譯 南傳《相應部經典》

(4)依「端正法」→「正法要」→「增上法」次序閱讀 cƒ.〈p.0-14f. O.§3-0-3 ②之(2)〉

(5)依「阿含學、阿含道次第」閱讀【本科目 研習方式】☞<p.0-20ff. O.§3-0-4 ~ §3-0-5;p.1-01ff. 一.~六.>


課程講解內容

⑴ 依 藏經「大正大藏經以及P.T.S.(巴利聖典協會)藏經」編集的次第,從第一經至最後一經 依次 閱藏。

大正藏的第一、二冊即阿含部,第一冊是《長阿含》《中阿含》,第二冊則是《雜阿含》《增一阿含》。P.T.S.的巴利三藏也是按照這樣的次序,先印出《長部》,再來是《中部》《相應部》《增支部》。

⑵ 依《雜阿含》《中阿含》《長阿含》《增一阿含》的次序 閱藏。

《雜阿含》是最早結集的,而都是短小,且極具意義、可用的經。《中阿含》的分量擴大了,而它的內容實際上是在解釋《雜阿含》。《長阿含》是好幾個經銜接起來,所以篇幅更長。《增一阿含》則是用〖法數〗,即一法、二法、三法、到十一法的方式來安排經典。

⑶ 依 事相應的次序來閱藏。

關於這部分,南-北傳的順序有些不同(參上表),北傳第一是五陰誦,其內容相當於南傳的揵度篇,但南傳是排在第三;第二 六入處誦,則相當於南傳六處篇,而是放在第四;第三 雜因誦,相當於南傳因緣篇,而放在第二;第四 道品誦,相當於大篇,則放在第五;而最後的八眾誦,相當於有偈篇,而是在第一。

據《雜.200經》佛陀教導羅睺羅尊者的次第,由〖〔五陰法門〕〗到〖六內-外入處〗〖尼陀那〗(因-緣)法門,我認為北傳《雜阿含經》五陰誦、六入處誦、雜因誦的順序 是按照開發〖般若慧〗的次第來安排的。

了解如何開發般若慧後,便要實際修行,所以接著是道品誦。道品誦的內容就是修行,包含了自度和度他,沒有偏廢。修行有成後,則開始對外弘法,也就是八眾誦所談的。

北傳認為,學佛要先從自我身-心的了解開始,所以首先談五陰的名-色,這是透過心理學來了解;身-心透過六處法門來學習,這是生理學的;而能將這兩個基礎合起來,對生活上 一系列人情事故的因-緣-果才能比較有效地掌握,然後邁向修行之路。大篇、或道品誦就是在談修行,〖〔三十七菩提分法〕〗幾乎在這裡呈現。修行有效,才對外度他。所以北傳的方法是比較適合 想要建立佛法基礎認識的佛教徒。

但要了解,這不是大正藏的安排,而是佛光藏。所以想要建立佛法基礎的人,若按照佛光大藏經的阿含藏,特別是《雜阿含》的次第來研讀 是比較理想的。

南傳一開始是有偈篇,它的內容是一些神明的故事,主要是針對外道、或是說凡夫,目的是吸引他們來親近佛法。但接下來卻講最深奧的因緣篇,我認為不是很理想。但也因此,若按照南傳相應部的順序一經一經讀下來,會和北傳有很不一樣的感受。而不管你是外凡、內凡,或者內聖,研究《阿含經》的人,最好是南-北傳 都按照順序看一下,這樣會有更多的理解和吸收。

實際的文本,我們可以參閱:

1.佛光山佛光大藏經,除按照編修完成的次第外,還有一種取巧的方法,就是按照我為佛光大藏經《雜阿含經》所寫的題解中的導讀來讀。

這一篇題解,日本原始佛教泰斗水野弘元先生因為欣賞它,所以曾寫一篇文章,介紹給日本人知道。在這裡我引當中的一段,給同學們參考。

「導讀 此亦可稱為『信仰指導之讀法』,於佛教之重要教理學說,對信仰實踐均有助益。整卷 由七誦 五十一相應的經典中,依次所抽出,於其經典(提示經典號碼)的根本旨趣及特徵,於摘出之餘並加解說,篇幅達二十七頁之多。本書不止具有學術性,於佛教信仰的實踐而言,亦有指導書的作用。尤其以一位在家居士身分,之能寫出如此傑出的解題書,即使在日本,也是不可多見的事例。」

後面這三句話,我有一點不敢當。我不是要炫耀自己,而是想透過研究原始佛法的內行人的介紹,讓你們注意到這一篇題解。

這一篇導讀,我是按照五十一相應的順序,先點出每一相應的主題,再標示出重點的經碼,並提醒讀者要注意這一經哪部分的內容。所以,你們也可以嘗試利用佛光大藏經的《雜阿含經》,然後配合我題解裡的導讀,再按事相應的方式一一地看下來,這也是一種方便。

2.印順導師《雜阿含經論 會編》。經是指《雜阿含》契經、或說修多羅的部分,論則是《瑜伽師地論》。《瑜伽師地論》卷85到98,一共有14卷,都是在解釋《雜阿含經》的內容。這是提供我們 透過無著菩薩、或是彌勒菩薩 來掌握《雜阿含經》的內容。

其他可以參考的,還有日本的《國譯 一切經》,以及P.T.S.《Saṁyutta-nikāya》。

⑷ 依「端正法」→「正法要」→「增上法」次序閱讀。

實際上這就是〈阿含要略〉的安排,所以直接看第⑸項。

⑸ 依「阿含學、阿含道次第」閱讀【本科目 研習方式】

善學、信學是〖端正法〗,接下來談的〖四聖諦〗〖十二支緣起〗是〖正法要〗,最後談到的〖無常-苦-空-非我〗法門,就是〖增上法〗。

這也可以說,我們講解的過程,就是按照佛陀的設計、符合佛陀要求的原則來安排的,而將佛陀四十五年的種種說法,分為 六個學習階梯,以及三十四個 道次第來說明。

results matching ""

    No results matching ""